1)第168章 一六八章_权臣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翌日朝会上天子命侍中读完这两份军报时,举朝一片哗然,这其中自有为骠骑将军客死他乡的唏嘘悲恸,自有为并州边塞迭乱不止的愤慨烦闷,而两事同至所带来的错愕仓皇,则是一样的,忧患不平,风烟不靖,东堂之上,很快分出几派来。

  自宗皇帝最后那几年间成长起来的一代将星们,几近凋零殆尽,纵然马革裹尸是军人的最佳归宿,然而骠骑将军作为那代人中仅存的硕果,就此陨落,不能不让人生出几分疑惑来:那便是倾举国之力,同胡人拉锯几十载的劳师以袭远,前线将士们动辄承受着资粮告罄,唯食薇蕨之苦,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成就的也不过是近几十载间这些闪耀于一时将星们的赫赫名声,这其中很难分辩的是:那些力主北伐驱寇的人物,到底是真正为了家国大计,还是意在树立个人威望?乌衣巷成周两姓,如何历经几代人努力,自军功发家,又有后续子弟擅谋清谈,勤于治学,而一跃晋升为江左一等一世家,便是极好的佐证。更有上游许侃出身微寒,亦可成为帝国名重一方的实权派人物,似乎都离不开这一次次的金戈铁马,挥斥方遒,以及累累的白骨所锻造。

  而府库的空虚,国家的困顿,庶民的疲乏,又是否需要北伐来负此责任?庙堂之上,此间猜测,有一二人点出,犹如墨汁染衣,迅速传播开来,不乏共鸣之声。

  “臣以为边境不毛之地,形如鸡肋,贫瘠之地,收之无益,徒耗库府,伤其兵也,此乃国之累赘,与其陷入战事泥淖,误家国天下,不如弃之。”

  既有人振臂一呼,道出此等言论,呼应者随即而起,大有咄咄逼人之势,或云国朝需休养生息,而非穷兵黩武;或有好事者,忽波及度支尚书掌军国大计之故,管理西北给养事物多年,竟问起这几年西北军费琐细,顾曙一时无法,唯模棱两可应付过去,终不能平息此间躁动,廷臣们拳拳到位,无一放空,言辞锋刃皆落在国朝最为敏感钱粮之事上,那一时口齿不伶俐的,也在奋力打着腹稿,等待着宣泄多年积怨一般。

  天子虽早有预料,然而殿上如此势头,宛若秋风扫落叶般刮过,也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不过风自北地而来,惊的却是建康蛙声阵阵。

  “那请问,我祖皇帝披荆斩棘,一寸国土一寸血,先人得之不易的山河就要拱手让人?诸位将来有何面目再见先人?”

  “历朝历代,以国土沦丧为大耻,尔等忘了当日长亭对泣?”

  “刘大人此言差矣,既有华夷之分,那边关胡汉杂居,汉人亦多染胡人习气,早无家国之念,还怎可称之为吾土吾民?”

  “此乃燕雀之识!西北无虞,东南自固,并凉等州若失,则兖徐危矣,倘徐州危矣,我扬州北面门户大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