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会悬空术的苦行僧_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2001年来过这里,基本上变化不大。”姬宇乾说,“真是一座活化石城市。”

  白区的街道上不乏印度人,但基本上都是高种姓的人士,西装革履拿着手杖,等电车的时候看英文报纸,彼此间的对话也都是英语,亚洲最早的中产阶级就诞生在这里,上海滩也只是后起之秀。

  姬宇乾熟门熟路,找了一家他曾经住过的饭店,加尔各答皇家酒店,一座白色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彬彬有礼的印度门童,可亲的英国大堂经理,还有可口的咖啡,当然这一切的代价是充足的旅费。

  穿越小组有大量的美元钞票,美金全球通用,比英镑更加坚挺,姬宇乾小费给的大方,立刻赢得了尊敬,前台给他们开了三间客房,刘彦直和拴柱同住,姬宇乾和关璐各住一个单间。

  不大工夫,除了刘彦直之外,三人都开始闹肚子,农村那顿咖喱饭发挥作用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俗话仅限于中国,来到印度就失效了,他们上吐下泻,去了半条命,拉完了肚子空空,只得打电话点夜宵。

  大饭店的饭菜就清洁了许多,面包牛奶,鸡肉鱼排,可以放心大胆的吃,姬宇乾还给大家讲了个段子,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并未遭受战火摧残,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据说有位公爵夫人从饱受德国轰炸,食物极度短缺的伦敦来到德里,佣人端来一盘火鸡肉,正想大快朵颐,却发现这盘肉是用来喂狗的,由此可见和平的珍贵。

  ……

  四人在加尔各答安顿下来,开始筹划下一步。从印度前往美国关山万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极其有限,四十年代,航空产业已经高度发达,战前不乏跨国和洲际飞行的航班,短途飞行更是屡见不鲜,甚至连贫弱的中国也有少量航班,大诗人徐志摩就是乘坐邮政机空难摔死的。

  但是战争时期,所有资源向军方倾斜,国际航班基本上停飞,搭乘飞机飞来飞去的只有国家军政要员,普通百姓想跨国出行,只能乘坐邮轮,但是海上运输要提防德国潜艇的袭扰,搞不好就丧身鱼腹。

  一时间穿越小组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加尔各答没有中华民国的使领馆,华侨也基本没有,无法寻求帮助。

  “你们看过凡尔纳的小说《环游地球八十天》吧。”姬宇乾说,“只要舍得花钱,不惜成本,就能达到目的。”

  关璐说:“你是说我们买一艘船,直接开到美国?”

  姬宇乾说:“博士,现在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了,你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我们大可以买一架飞机嘛。”

  刘彦直说:“对,买飞机,再雇佣几个飞行员。”

  三人哈哈大笑起来,可是笑完了却都傻眼,人生地不熟的,在加尔各答找谁买飞机去,印度又不是美国,这儿是个工业相对落后的殖民地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