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漆园吏_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刘彦直三个终极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刘彦直说,我姓刘,名彦直,从新石器时代的翠微山乘坐时空之艟而来,目前目的地就是这里。

  庄子本来是以葛优躺的姿势歪坐着的,听了这话眼中的懒散渐渐消退,坐正了仔细打量两位客人,这二位的打扮确实不同于一般百姓,也不像是南方楚国来的人,倒像是传说中的北方蛮族,而且外形俊朗,气度不凡,唯有王侯才有这种气场。

  “时空之艟?可是今日天上巨物?”庄周问道。

  “正是。”

  “何意?”庄周很感兴趣。

  刘彦直只好给他科普,时空之艟是一种生物,生活在海洋和天空中,体型巨大,身长几十里,背部平坦,能坐上万人,听的庄周神往至极,得知这东西已经飞远,不能领略一下之后,叹气作罢。

  “新石器时代又是何解?”庄周是个很好学的人。

  “就是八千到一万年前的世界。”刘彦直道,“大概在大禹治水之前五千年吧。”

  庄周点点头:“那么你们不是要到我这儿来,你们还有去处。”

  刘彦直道:“不错,我们要去两千年后,那才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到您这儿来是天意,请先生指点迷津,该怎样回到基准时空。”

  这些拗口的名词都是庄周第一次听,但是以哲学家的思维可以理解意思,他并未像普通人那样震惊或者耻笑,反而很严肃的思考起来。

  “我如何能指点你?”庄周缓缓问道。

  “因为先生不是凡人。”刘彦直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此话怎讲?”

  “你和李耳是一类人,还有陈抟,你们都是服用或者继承了外星基因的变异人。”刘彦直耐心解释,从龙珠说起,历次穿越一笔带过,着重讲述了李耳神奇的降生过程和能在天上飞的青牛。

  如果是平常人,忽然接受如此海量的匪夷所思的信息,早就懵圈了,庄周却甘之如饴,摇头晃脑,不时发出啧啧惊叹。

  “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周说道,“昔日孔丘见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以庄子之口说出对老子的推崇,更加令人震撼,在中国人心目中,儒家和道家的地位相当,甚至要略高一些,但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老子面前,就是乖乖小学生,以孔丘的见识,甚至不能估算老子的智慧有多么深厚。

  儒家只是一种思想教化体系,而老子的哲学是探索自然的本质、宇宙的构造、生命的奥妙、人类的秉性、社会的生成,道德经瑰集了上古时期和周朝末年之前数千年乃至上古中华文化的精华,堪称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切学科的精华,至今仍不落伍。

  总之一句话,道德经就不是一个凡人能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更早期的《周易》,所蕴含的科学至今不能完全解开,计算机的发明,也是来源于周易二进制的启发。

  事实已经证明,老子不是凡人,庄子是个老子齐名的道家祖师级人物,应该也是吞服了龙珠基因的人。

  但庄周矢口否认自己见过任何天上掉下来的大铁球,更别说吃过里面的东西了。

  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刘彦直讲的关于白垩纪和新石器时代的故事,什么恐龙、原始人,外星人,对于一个生活在公元前三百年的宋国漆园地方的小吏来说,能掌握的信息来源毕竟有限,对于上古时代的传说,基本分不清是神话还是历史,刘彦直所讲的一切都很新鲜,庄周拿出竹简和毛笔来进行记录。

  甄悦见了毛笔不禁感慨,历史这东西,总是会不断推翻,本来不是说毛笔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发明的么,庄子已经在使用了,而且看起来技术成熟,可见早几百年就发明出来了。

  “天上有两个月亮,大的是红色的。”庄周停笔思索,“我有一次梦到红色的月亮。”

  “你是不是梦到自己是一个三丈高的黑衣巨人?”刘彦直急忙追问。

  “不,梦里我是一只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庄周道。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