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哥行走江湖,靠的是才华_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赢诗曼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德水(黄河)、大江绵延万里,淮河虽短,也有千里之遥。光是在这三条水系兴建磨坊,恐怕就不是易事。”

  “先生又打算如何施为呢?”

  蒙毅嘶了一声,想不到这位深居后宫的公主见识倒也不差。

  始皇帝偏好于大干快上,吃苦受累的却是他们这些官员和百姓。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最后监管磨坊营建的活计最后还得交到他手上。

  光是统计造册就费了这么多周章,要真付诸实施的时候还了得?

  “此事易矣。”

  陈庆爽快的说:“记得我方才所说吗?要抓大放小。”

  他的目光不由在赢诗曼身上流连片刻。

  真不愧是皇家的公主,营养确实不缺。

  年纪不大,该长的地方却一点都不小。

  幸好,在赢诗曼察觉之前,陈庆及时的挪开了目光。

  “若按我的想法,连统计户册都不必做那无用功。”

  “咸阳城中有沿河贩货的行商,或者熟知地理,见闻广博之辈,将其招来询问一二。”

  “凡河水、大江两岸重要郡县,设置试点,兴建磨坊。”

  “所需物料,一部分就地筹集,如齿轮等精密部件,则由船只沿河运抵下游。”

  “江河虽长,我们只需要设计好节点,便能惠及到沿岸大部分百姓。”

  陈庆在地图上的河道两边戳出一个个点,代表水力磨坊的位置。

  “如此,最多只需要一两月,工程就能顺利启动。”

  “再过三五个月,想必沿江沿河的郡县中水力磨坊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

  “朝廷只需要下一道旨意,让各地上书。凡是条件允许,有水力之便的,皆可奏请申建。”

  “蒙上卿可派人去各地考察,若情况属实,便登记在册,并派人协助即可。”

  “估摸着半年左右,各地的水力磨坊必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年之后,条件成熟,便可依次推广全国。”

  “先郡,后县。然后是乡、亭、里。”

  “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最多三五年,大秦千家万户,定可全都享受到水利之便。”

  话音刚落,扶苏就兴奋地连连鼓掌。

  “先生治国之道,鲜有人能及。”

  “扶苏果然没看走眼。”

  蒙毅听到准太子夸赞别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一朝天子一朝臣。

  自从得知扶苏要被立为储君后,他就盯上了李斯的宰相之位。

  可怎么听着苗头有点不对劲呀?

  陈庆孤家寡人一个,还是谋反要犯出身,他怎么能当宰相呢?

  赢诗曼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心服口服的盈盈行了一礼:“诗曼受教了。”

  陈庆笑得格外灿烂:“公主不必客气,微末之能而已。”

  扶苏摇了摇头:“先生如此才华,却谦逊若斯。”

  “你们几个都要好好学着点,听到了没有?”

  将闾和博简、婴哲闷闷不乐的回答:“知道了。”

  扶苏转念一想,皇宫中的塾师不知道比陈庆差了多少。

  要是能把他留在宫中,时时请教该有多好。

  不过此事还得征得嬴政的同意,他不敢擅作主张。

  扶苏见天色不早,便主动提出告辞。

  “陈先生。”

  赢诗曼走在最后,犹豫良久后突然转回头来。

  “上次惊扰先生,多有得罪。”

  “小小礼物,聊表歉意。”

  她脸色微红,把那方精美的锦帕拿了出来。

  陈庆先是愣了下,随之狂喜。

  “多谢公主殿下美意。”

  “其实陈某并未受到惊扰,公主切勿挂记在心上。”

  嘴上这般说着,他轻手轻脚的从赢诗曼的手中把锦帕抽了出来。

  小丫头抓的还挺用力,看来内心应该是十分挣扎。

  “有此才干,请陈中侯多思虑些为国为民的大事,少动些歪脑筋。”

  赢诗曼羞恼的嗔了一句,转身如轻灵的小鹿,飞奔而去。

  “嘿嘿。”

  “哈哈哈!”

  陈庆盯着手里散发着幽幽暗香的锦帕,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哥虽然没有金手指,但咱照样不怕!

  行走江湖靠的是什么,是才华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