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九章 票房与口碑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日凌晨0点05分,洛杉矶。

  万众期待的《2012》首映开启。

  影院里,影片的开头节奏稍微比较慢,常见的以一件小事开启大灾难预兆,不过剧情方面看得出也略显粗糙。

  但等到半个多小时过后,虽然早在预告片见识过这些特效,但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评人们都依然被惊到了:

  首先这些特效都是顶级的。

  无论是细到大地裂开的烟尘,还是壮观的火山爆发的蘑菇云,亦或是压抑感爆棚的海啸之类...这一切末日灾难幻想,电影里都有——精美特效的电影大家不是没见过,但这里可以说达到了现在技术的顶级。

  你可以看见之前点映,就有不少人说剧情辣鸡,但绝对没有谁攻击这部片的特效。

  2亿美金啊!

  摄影棚拍摄,林浩片酬也相对不高,所以钱真的是用在实处。

  看到飞机在倒塌的大楼间起飞,观众们已经为这个镜头鼓掌叫好了。影评人们也是心中觉得确实过瘾——哪怕你知道飞机一定会起飞,几人一定会逃生,林浩一定能上车上飞机最后上船...

  但《2012》属于那种属于那种你明知道会看到什么,但当你看到那个画面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震惊的电影。

  从这一点说,就很不容易。

  因此到这里,可以说《2012》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符合片方宣传的内容。

  但话又说回来了,影评人可不管你宣传的是不是爆米花片——所以剧情方面的硬伤,他们在特效带来的震惊过了劲儿后,也不会放过。

  电影嘛,米国观众已经过了只看特效的时候。

  剧情是很重要的。

  结果就是观影结束,大家的标题都是类似的:“《2012》特效爆棚,剧情硬伤”

  “毁誉参半,林浩新片争议不断”

  “票房大捷,口碑两极,好莱坞就不能多花几万块钱请个好编剧?”

  吐槽也好,赞美也罢。

  总归11月的第三个周末,《2012》以强大的声势降临北美。选择在3404家影院上映后,周五一举斩获2700万,周六2800万,周日2000万。

  最终以周末7587万美元,单馆22288美元的成绩,毫无疑问取得本周票房第1。

  这一成绩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在灾难题材电影首映周末票房榜上,《2012》成功超越了罗兰导演5年之前的作品《后天》的6874万,位列第一。

  如此开局一扫之前罗兰《史前一万年》票房惨败的阴霾,多少让他挽回了面子。但更让人惊喜的是,《2012》因为全球同步上映,3天海外票房收获高达亿美元...

  我嘞个去哦。

  这个成绩可以说,在海外《2012》的反响要远超北美。

  加起来,可就是3天全球亿了...

  哪怕知道灾难片也就吃前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