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节 论贤臣【第一更】_大明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濙肯定的白名鹤的一项成就,这些位于大明边垂的小民,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这就是功。

  安定一国是功,安定一户亦是功。

  杨宁在品尝了美味之后,也是赞不绝口:“白名鹤,你读的书果真极多。这些东西京城不是普通厨子可以作出来的,肯定是受了你的指点。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你真正的儒生吗?”

  杨宁的一个问题,让胡濙都放下了筷子。

  对于清流来说,儒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儒生。

  在大明,中了秀才被称为小儒生,中了举人是中儒生,中了进士是大儒生。然后就有了儒士、儒臣、儒生、儒史、儒吏、儒将、儒相、儒医、儒商等不同的称呼。

  这话在别人来问,白名鹤自然可以回答一句,我就是儒生,而且是儒官。

  杨宁发问,就是另一层意思。儒代表着一个思想,一个遵守儒道思想与道德标准的人。清流原本是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可大明的清流也变了一些,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海瑞其实就是清流。

  而到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也自称是清流,可是他们却变了味道,号称清流,但其已背离宗旨,热衷党争,与齐党,楚党,浙党,宣党斗法不止。并借京察等名义互为倾轧。

  眼下的大明清流,还清!

  “我,不是!”白名鹤考虑再三,至少胡濙与杨宁还算是德行高洁之人。

  杨宁教子不严,可他的儿子也已经受到了惩罚。

  大明另一批人,高谷才是真正象后世东林党,他们结党营私。杨宁这一边,只是食古不化,要想把儒家作风推行到极致罢了。

  杨宁要再问,胡濙制止了杨宁,笑问道:“白名鹤,古贤臣之中。你最喜欢的谁?”

  “我想一想呀!”白名鹤没敢立即回答,找了一个很蹩脚的借口。他需要思考胡濙这样问的原因,却不知胡濙只是想多了解白名鹤一些。

  杨宁补充一句:“岳王之外。”

  京城的人都知道,白名鹤为岳王庙下了多大功夫,还亲自写了一个话本,就是给岳王作演义的,精彩的程度让人发狂,偶尔流传出来一节,茶楼都足以爆满。可白名鹤是官,不是民,还没有人敢去强讨话本的。

  眼下,怕是除了大明皇帝之外,还没有人看过全本。

  只是宫中传闻,风波亭一节,大明皇帝落泪,并且亲自为岳王爷提了词,将来肯定是要刻在岳王庙内的。

  白名鹤想了半天,认为这就是在聊天。所以也放开了心中的枷锁:“其实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贤臣,唐初二十四杰,不能说个个是贤臣,但一半总是有的。宋时也有许多名将贤臣。就是前元,我也知道几个,都是品德高尚之人!”

  “那宋时半山公呢?”胡濙问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