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恒河沙[10]_黑科技进修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即想到,可能是室温超导理论内容太多,碍于他们prl的规则不得不分三次邮件发送吧。

  于是他拆开看完第二封邮件,此时已经是深夜。

  科顿深深叹气:“完全看不懂。”

  他一点都不羞愧,因为后面涉及到的内容实在深奥,已经超出他能够理解的能力范围。而他虽然也是一名名校毕业的物理博士,但比起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

  科顿点开第三封邮件,以为还是室温超导理论,结果看到‘基于二相氙型技术粒子探测暗物质实验过量物质可能是太阳轴子’的标题。

  “???”太阳轴子?不是室温超导理论?

  科顿怀疑自己眼花了,特意回去翻看邮件发送的初始时间,时间表明前两封邮件是去年十二月中旬发送,而太阳轴子论文邮件大概是一周前——

  相隔差不多一个月,他就又产出一个成果?!还是从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学跨越到天体物理?!

  这是什么怪物?!

  科顿震惊得无以复加,但他秉持着应有的职业操守,致电相关领域的审稿人诺尔咨和米勒两位赫赫有名的物理大牛。

  因为室温超导理论过于举足轻重,所以需要两位相关领域里的大佬作为审稿编辑,科顿想也没想就挑了诺尔咨和米勒两位曾因超导体而获得物理诺奖的大佬。

  等他将邮件发送过去后,猛然想起如果盛明安的室温超导理论不成立,将很可能被两位大牛同时批评得很难听,因为米勒是出了名的挑剔,曾经将一个挑衅他的民科学者批得羞愧难当,当场哽咽。

  要知道,成为民科学者的首要条件不是学识,而是脸皮厚。

  一想起大佬的辉煌过去,科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但愿大佬不要迁怒他。

  现在天色已晚,估计得明后天才回复,科顿稍稍松口气,又将盛明安的第三封论文发给另一位研究暗物质的大牛,这才拎起外套离开。

  “但愿论文都通过。”

  当某篇论文、某个人的成就高到需要他人仰望的地步,旁人就也会期待他更灿烂辉煌,以便沾染一星半点好处成就自己漂亮的人生履历。

  ibm研究所某实验室,晨起洗澡,泡了一杯黑咖啡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的米勒,首先打开电脑查看有没有新发邮件。

  从上往下浏览,他看到一封prl编辑发送过来的邮件,于是点开:“……室温超导理论?”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某教师楼里,诺尔咨准备教材时,看到邮箱提醒未看信息,正好有时间,于是点开来看。

  助手喊他:“教授,您该去上课了。”

  诺尔咨头也不抬:“去帮我调课。今天谁也不准打扰我。”

  “……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