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7最新更新_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活的大人笑骂着从院子里出来,这一群半大小子嘻嘻哈哈的就跟长了飞毛腿似的,早跑没影了。

  整个清河湾,被这群半大小子们搅和的鸡犬不宁,祥和宁静中多了一分热闹和活力。

  村子尾的杜家,家里虽然是左一个老爷子,右一个老太太的,按理来说好歹也能落个清静。可奈何,这群老爷子老太太个个都是返老还童的主,不比那群半大小子好哪里去。

  虽然杜爷爷在那群半大小子眼里虎威犹存,但奈何,杜奶奶和李清源老两口最是稀罕孩子。不光李清源老两口稀罕孩子,其他几位老爷子也待见村里这群皮猴子和黄毛小丫头的纯粹。

  李清源和翟明山这两位老爷子不怕闹腾,每次赶集回来,都不忘补充那群半大小子们炮仗。现在,那群半大小子们兜里放空了,都很自觉的上杜家补充货源。

  至于年龄更小一些的天真娇憨的小丫头们,趁着家里大人不注意,也都会颠颠的往杜家跑。玩上半晌午,衣兜被老太太们塞的鼓囊囊的。直到家长找上门来,这才嘴里含着糖果挥着小手,想起来回家。

  所以,这小半年,整个清河湾,最热闹的就是杜家。整天人来人往的,就没断过人。

  等准新人张泽远赵清随着杜爹他们回来,杜家的热闹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比起半个清河湾人的李清源老两口,在淳朴的乡亲们眼里,张泽远就是清河湾出去的孩子,就是他们清河湾的人!前几年,十里八乡的乡亲谁家没受过张泽远的恩惠?

  八十年代初,电话这玩意在像清河湾这样的小山村,还是听说过没见过的稀罕玩意。可是,虽然没有电话这样的先进玩意,张泽远头一天回到清河湾,还没缓过神来,第二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已经络绎不绝的提着大兜小兜的山货上门。

  准新娘被杜奶奶安排到杜家二叔家,也被小媳妇大姑娘团团围成一圈,七嘴八舌的打听。

  至于真正的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睛的爱德华和老管家,最受欢迎。被热情的乡亲围了好几天,看了好几天的西洋景。

  爱德华用杜爷爷教他的办法,装了满满一袋子糖果,拐了一帮子小向导。山脚下,池塘边,田间地头,没有爱德华不想去了。

  才短短一天的时间,风趣的爱德华老先生硬是从众位老爷子中间脱颖而出,成了最受清河湾那帮皮小子们欢迎的老头,用着蹩脚的汉语跟热情的清河湾的小主人们打的火热。

  这几天,杜爷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乡亲们,别忘了,二十七那天泽远跟小赵结婚!我们家建设也是那天!从二十六开始,三天流水宴!别忘了带上媳妇孩子来吃喜宴!”

  饶是杜爷爷嗓门大,平时也喊惯了,几天下来,也有点受不了。

  晚饭后,好不容易清净了,一帮老爷子老太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