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欢迎到我们清河湾_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见的就是从座位底下伸出来的一双双的大脚丫子。

  休息的问题解决了,关于吃饭的问题他们发现也很好解决。每当列车进站的时候,站内就有不少老百姓挑着担子叫卖,虽然都是一些硬面饼子,馒头什么的,但总归是热乎的。有那家庭条件好一些的知青,也狠狠心,买两个水煮鸡蛋。剥开蛋壳咬上一口,车厢内很快就弥漫着鸡蛋特有的腥香,引得不少人拼命的咽唾沫。

  最头疼吃睡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时间更是在众人联络感情、侃大山的过程中飞快的流逝。等翟耀辉他们到达他们的目的地时,已经是第三天中午。

  满怀不安的一百多位知青,下了火车,一出站台,突然间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他们一出来,就看到前来接站的同志在进站口,手举大红条幅,上面写着欢迎知青到青山县来。不仅受到青山县革委会的热烈欢迎,县委还特意安排他们到大食堂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不过,午饭过后,就是这些知青最关心的分配问题了。据说要赶在天黑之前把他们送到各个公社,县委没有这么多的地方让他们住。

  念道红旗公社时,确实像冯凯打听到的一样,分配到红旗公社的知青们只有小猫两三只。在其余的众位知青们同情的目光下,分配到红旗公社的六个人坐上送他们去红旗公社的马车。

  出了县城,坐在马车上的几个人都好奇的打量着道路两边的景色。因为已经到了深秋,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在这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绚丽。跟威严、庄重的京城不一样,这里是生动的,多彩的。这个时候,几个人心中都冒出了同样的想法,或许,到这里下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冯凯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不大会就开始跟赶车的师傅闲聊起来,“这位老同志,您贵姓啊?到红旗公社还有多远啊”。

  赶马车的是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傅,听了冯凯的话,马鞭一甩,爽朗一笑,“啥贵姓不贵姓的,你们就叫俺车老板子就行。到红旗公社还远着呢,还有四五十里地呢”。

  “车老板子?老同志,您姓车?这个姓倒是少见”,冯凯在嘴里念叨了几遍车老板子,怎么念怎么觉得有点拗口。

  车老板子听见了冯凯的念叨,乐了,“这位小同志,你是从大地方来的吧。不太懂俺们乡下人的方言吧。这车老板子呢,就是说常年赶车拉脚的人,就跟工人,农民一样,只是个代号,可不是俺的名字”。

  听车老板子这么一说,冯凯知道自己弄错了。不过他也不觉得难为情,咧嘴一笑,“我就说呢,这个名字怎么念起来这么拗口呢,今天可是长见识了”。

  “你们这几个孩子都是从大城市里来的知青吧,等你们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就知道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