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对峙_南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气,是心中对道义的坚定的信念。能够如此,死又有什么可怕?即使做了刀下鬼,精神也依然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正如他老人家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在危难之际掩护鲁公,喝退众夷兵,不正是为他自己的言论作了最好的注解吗?”

  齐公并未对这些冗长的话语感到烦躁,而是越听越觉得这番“推演”十分精彩,他觉得他骄傲的兰长公主殿下能预知未来,比他的国师、巫师强上很多。

  姜璃又在齐公耳边碎碎叙述了好些话,最后十分有代入感地总结了一句:“至于动武之外的雕虫小技,根本不在夫子话下,只需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一锤定音,使对手低头称服,不敢再有所造次。”

  “谁敢造次!”齐公亦被这段话代入了“坑”中,抖动着手呼和道,三军都跟着齐公抖了三抖,这不是被齐公的气势震撼到,而是被他莫名其妙的举动吓到,君上这是怎么了?

  接下去,会盟异常顺利,到了签订合约的时刻,齐公在盟书上加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

  孔丘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盟约达成后,齐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公。

  孔丘站出来对齐公说:“齐公,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您这是抛弃了礼仪,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

  齐公与孔丘之前是老友,他真后悔当初没留孔丘在齐国为官。他又想起姜璃刚才叙述外孙女说的话的其中一句:夫子绝不是那种逞口舌之能的人。内心空虚且没有道义、真理的依凭,只有表面上的强硬,那就成了蛮横。内心充实,才会有外部行为上的光辉。

  齐公暗道:孔丘的勇气来自哪里?来自他的“知礼”、“有勇”,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他真真切切地记下了这个教训:知礼而有勇。

  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夹谷之会”结束后,军师姜璃就“脚底抹油”在道上等候两个亦想逃跑的人。

  她抱着胸不耐烦地点着脚,对迎面停下的马车里头的人说:“下来吧,哀家不劫财也不劫色,人乖乖跟哀家走就行了。”

  姬宁站在她身旁没有说话的份儿,只能跟着她点脚的频率微微晃动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保护太后娘娘,预防时刻会发生的危险。只见马车上慌乱地“滚”下来一只、一个穆谨,里头空荡荡的,危险解除。

  “太,太后娘娘,您怎么在这?”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