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不请我上去坐坐么?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了点头,道:

  “张导也是急了,外有好莱坞大片冲击,内有港省电影人北上。

  咱们大陆倒是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商业大片,他这也算是一次尝试吧。”

  张洪光的悲观其实也代表着大陆一部分电影人的态度。

  想做国产大片,可不只是一个劲儿的往外掏钱就行。

  里里外外涉及到太多东西,短时间想要有所突破根本就做不到。

  几人边吃边聊,很快张洪光就将话题转到江培安今天录制的《烟花易冷》上。

  “之前没有跟江导接触太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烟花易冷》这首歌真的是特别有韵味,似乎是自成一脉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细琢磨之下,它似乎能代表一类音乐作品的分格,有才啊。”

  张洪光感慨道。

  江培安夹了口菜,笑着道:

  “张院长慧眼如炬,这类音乐作品我管他叫‘华夏风’。”

  “华夏风?”

  张洪光一愣,旋即眼中尽是赞赏的看着江培安,道:

  “从作词到谱曲,再到艺术风格,的确是融入许多华夏文化。

  华夏风……这个名字确实贴合作品,而且我还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意味……”

  92年,中韩建交。

  韩国在国策支持下,文娱产业得以爆发,从而火速流入华夏。

  “2000年,港省歌手郑秀雯已经在华语乐坛唱了十年,依然不温不火。

  她的公司敏锐地嗅到了韩流风潮。

  于是将李贞贤的《换掉》原曲拿来,填上中文歌词给郑秀雯唱。

  于是便诞生了那首唱响了大街小巷的《眉飞色舞》。”

  说到这里,张洪光叹了口气,道:

  “韩国的偶像团体、韩剧、音乐正在全方位的渗透到咱们国家。

  但是咱们却是一味的模仿跟风,根本就有没有自己的原创意识。

  说来惭愧,我为周芃打造的《自己美》其实也有参考韩流舞曲……

  所以我才说江导你今天提到的这个‘华夏风’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

  华夏必须要有自己的音乐风格来抗击韩流的冲击。”

  听到这里,江培安肃然起敬。

  事实上,90年代末期,千禧年之初只是韩流开始刮进华夏。

  当时许多产业只是翘首观看,并未有太多的危机意识。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韩剧、偶像团体、韩流歌曲仿佛狂风般席卷华夏大地。

  到了05年左右彻底爆发,并且一火再火从未消退的迹象。

  就连春晚这个华夏老百姓合家欢时看的节目都邀请韩国男星登台演出。

  一叶知秋,张洪光现在居然就产生了这份忧患意识,着实难得。

  江培安端起茶杯道:

  “张院长,您刚才说的太对了,我们要用自己的风格来抗击韩流,我以茶代酒敬您。”

  其余两人也纷纷端起茶杯,喻飞鸿笑着道:

  “不管是影视还是音乐,张院长有这份心就已经让人动容,也正是有张院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