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2章 风云激荡的2005年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膀道。

  齐跃飞深吸一口气,道:

  “是我之前想的不够全面,说起来如果不是你今天这番话,我估计还会因为我们现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江培安笑着道:

  “出了成绩,我们自然都很高兴,但是高兴不等于骄傲。

  关于转型的新项目还是你一手主抓,公司其他的工作照常开展。

  该演出的演出,该拍民间小调的就去拍,反正我们至少还有十年的钱可赚嘛。”

  “好。”

  齐跃飞这些年并非没有长进,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自己不该过分干预的。

  就像江培安在幕后的掌控一样,他知道自己是被对方推出来走到前台的。

  而这也是江培安为了报答他当初协助第一部民间小调出版的举动。

  简而言之,新安艺术团明面上的话事人是齐跃飞,但是这个位置他齐跃飞坐的,江培安的好友王星星也可以坐。

  甚至江培安也可以再找其他人来坐,反倒是他齐跃飞一直在跟随江培安的步伐。

  想清楚这些之后,齐跃飞也就能心安理得的做好江培安交待的事情。

  ……

  过完年之后,江培安并未在老家待太久的时间,大年初六的时候,他从家里出发赶往京城。

  “老太太你哭什么嘛,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从京城到新阳,坐飞机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您要是想我了,直接一个电话,我不就回来了。”

  临行的时候,一大家子的人都出来送江培安。

  老太太拿着纸巾不断的擦拭着眼泪。

  听到江培安的话,老太太摆了摆手,道:

  “算了,就别来回折腾了,花那冤枉钱干啥,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啊,有啥事就往家里打电话。”

  听到老太太的嘱托,江培安点头,道:

  “我知道了,我让爷爷跟您一块去京城住,您又不愿意。”

  老太太摇头道:

  “京城是大城市,我们这乡下老头老太太去了也没什么意思。

  给你带的馓子都拿好,吃完就把口袋扎起来,省的跑气软掉了。”

  老太太说的馓子,其实是江培安老家这边的一种小吃。

  是一种油炸的食品,新安省北边地区,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款小吃。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

  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

  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

  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听到老太太的话,江培安很是无奈。

  在江培安老家这边,因为很多青壮年要外出打工,于是家里人在腊月的时候就开始炸馓子、鱼块、酥肉、开花皮等吃食。

  一方面是准备年货,过年的时候吃,还有一方面就是为了让过完年出门打工的家人带着吃。

  所以老太太给江培安炸了两大口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