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章 筑城北迁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浅则退居城郭。时常袭扰,循序渐进,图谋襄樊。得合适之际,举兵北上,全克襄樊。”

  历史上江陵成为御曹前线,江汉数十万百姓被迁。关羽领襄阳太守后。多次向北用兵,与乐进、文聘等将爆发过青泥之战、寻口之战,皆是为了将战线北推襄阳。

  关羽的襄樊之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他多年以来与曹仁、乐进、文聘等曹将作战,缓慢将战线前推。在击败曹仁后,兵入襄樊,水淹七军,行围樊城。

  得赖于金口之役,曹操惨败,霍峻岂能不趁势用兵,利用水师之长,让襄樊成为前线,从而吃下南郡的精华。等到时机成熟,则可一战下襄樊。

  蒋济微微颔首,说道:“于汉水处选建新城,以江汉为池,兵威襄樊,并非不可。然汉水七八百里,需择艰险之所建城,又可屯水师于其中,且与襄樊距离适中,方可进退自如,阻敌于北。”

  霍峻目光看向文聘,汉水作为南郡与江夏的分界线,而文聘又作为江夏太守,将与南郡共同担负起荆州的职责。

  文聘能从江夏赶赴而来,则是与霍峻商量修筑新城的事。曹操虽是败退,但出入南阳的要地随县,仍在曹操手中。他也需要新的据点,将战线前推,而不是拿夏口当前线。

  文聘领悟霍峻的意思,拱手说道:“聘在襄樊驻兵多年,颇知汉水险要。自襄阳二百余里地,当阳之东北,竟陵之上游,蓝口聚之周围,西望景山,东见汉水,又有湖泽泊船,可依山而筑城。”

  “此城若能建成,朝发舟舸及可至襄樊,及襄樊之敌南下必经此城。且西连编县、当阳二城,东望安陆,届时南郡、江夏能安,襄樊可望。”

  文聘的选址即是后世的钟祥市,且又是南宋的郢州。昔南宋之时,蒙古攻克襄樊,长江防线暴露在蒙古铁骑之下,孟拱先是凭借江陵击退蒙古,又制定下收复襄樊的战略方略。

  在孟拱收复襄樊的战略方案中,郢州属于是襄樊战略中的核心位置,即必得郢州可以望襄樊,同时拿下荆门(汉当阳)可以出奇兵。通过水陆并进的形势,正奇兵马配合,不仅可以攻略襄樊,又可抵御蒙古大军的南下。

  当然孟拱这套复襄樊的战略,霍峻于前世时有所耳闻。今世霍峻凭借他对南郡地理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兵略。选址建新城,搭建荆北的防守体系,并不困难。因而他书信与文聘,让文聘奉他之命,勘探汉水地形。

  霍峻甚是满意,说道:“此新城之地,本督以为可行。北守当阳、新城二城,即江陵百姓可得安宁,数百里富庶之地可免受兵戈。民安则可养兵,兵强则可复襄樊。”

  顿了顿,霍峻环顾众人,说道:“此新城之营造,可由文向负责。本督上书向车骑言明此事,调发南郡百姓以筑此城。”

  徐盛出列领命,问道:“盛愿领命,然曹军袭扰当如何是好?”

  霍峻笑了笑,说道:“曹军今欲与我军争夺百姓,岂有时间坏我新城营造,你且安心选择筑城。”

  “诺!”

  “那曹军欲迁江汉百姓往汉水之北,今当如何是好?”蒋济问道。

  霍峻盯着舆图上的柤中、编县、当阳等汉南诸县,笑道:“我军有汉水之优,舟舸横江可断襄樊。今曹军欲迁百姓,峻又岂能如他们之意。”

  “那是?”

  霍峻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别急,说道:“曹仁北撤襄樊,朱、张二将南下,其兵力远胜我军,故而不可轻动。向二公书信求兵,我军且坐观敌寇动静。”

  “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