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5章 曹操面目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曹操面目

  《汉纪·鲁王传》:“十四年冬,鲁文王(琦)患恶疾,以荆楚托与中祖。十五年正月,鲁文王薨,子溥嗣。”

  建安十五年,二月,邺城。

  州牧府上,议堂。

  曹操持笔挥洒墨汁于巾帛之上,书写良久,一气呵成,遂搁笔于笔架上。

  “德祖,且将此《求贤令》下达于地方诸县。”

  曹操指了指杨修,说道:“自古以来,凡受命及中兴之君,皆是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今天下混乱,刘备、刘琦、刘璋等寇作乱南方,此乃求贤之急时也。”

  “昔齐桓公霸春秋,得赖管仲相国;高皇帝治平天下,垂信陈平奔走。孤窃以为贤能之人,或非孝廉君子,望诸位替孤寻觅贤才,唯才是举。孤当得而用之,以让天下贤士大展胸中之才。”

  “诺!”

  杨修得见曹操诏令的开头,心中顿时一惊,以他的智慧岂能不知曹操诏令中的隐晦比喻。

  然身在曹操左右多年,杨修早已隐约探得曹操的心思。脸色不变,双手捧着书有《求贤令》的巾帛,趋步退了下去,交予府上的刀笔吏抄写,下发于中原各地。

  实际上曹操所写的求贤令,名为求贤令,实则表明自己的志向。如其开篇便言‘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落尾又语‘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受命及中兴之君,容易理解,无非是指汉高祖刘邦及汉世祖刘秀。然其尾语中的‘明扬侧陋’中的典故,却是尧让位于舜。故而曹操所书的求贤令,或有唯才是举之意,但亦有登基称帝之心。

  兴致甚高的曹操,问道:“今时铜雀台修筑何如?今岁能用否?”

  “启禀丞相,铜雀台,今岁能用,已略有形状。”侍从答道。

  “甚好!”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看向曹植,笑道:“子建素有文采,待铜雀台成,孤欲观我儿大作。”

  “诺!”

  曹植晃了晃,回神应道。

  相较于铜雀台,曹植更念着那日在洛水匆忙见过的嫂嫂。

  “报!”

  初入丞相府的司马懿,举着荆楚的书信,匆匆入堂,拱手说道:“启禀丞相,荆楚暗报!”

  “念!”

  司马懿拆掉书信外的印泥,摊开浏览说道:“去岁冬,荆州牧刘琦身患恶疾,诏霍峻、刘磐、刘先三人入汉寿。”

  曹操脸色微变,说道:“去岁冬,刘备与孤罢兵休战,莫非便是为此!”

  去年十月患病,今岁正月去世,撑了两个多月。其间消息封锁,唯有少数人知道。十二月时,随着刘磐折腾搞事,消息泄露出去。

  继而,曹操又急忙问道:“刘备可有入汉?”

  司马懿往下看去,点头说道:“十二月冬,刘备入汉寿。”

  “织鞋贩履之徒,安敢如此狡诈!”曹操心急不已,问道:“今下可有最新荆楚消息。”

  “刘琦患疾,刘备为何入楚?”脑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