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7章 迁都实边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7章迁都实边

  大汉,武汉行宫,大朝议。

  殿内,刘备身袭冕服,端坐御榻上。霍峻领着各级武官,坐于右侧;诸葛亮手持笏板,与众文臣坐于左席。

  刘备环视众人,咳嗽几下,说道:“四月,江水洪涝,京师遭山水侵害,屋倒田淹,百姓流离。幸丞相与卿抚恤得当,方使京师肃然。然京师低洼,易遭水没,唯望诸卿深戒洪涝。”

  诸葛亮手持笏板,拱手答道:“启禀陛下,武汉周遭湖泊群绕,境内大小湖泽多达千余片。臣已与汉昌尹发吏兵筑堤修围,引水灌江,以阻洪水大滥。且臣已发徭役救济孤苦,修屋建房,晾晒稻麦,以来恢复生产。”

  武汉虽位于水路要冲,舟舸穿梭,交通便捷。南方钱粮可轻松汇于武汉,令发可号吴楚兵民。但武汉却有严重弊端,则是地势低洼,周围湖泊湿地太多,非常容易遭洪水淹没。

  自刘备迁治所到武汉,武汉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洪水四溢淹没农田的故事。

  起初,诸葛亮、潘浚等中枢官吏,为了解决洪水淹城的问题,修堤固坝,开渠引流,不仅暂时缓解了夏季淹城的问题,还灌溉万亩农田。

  “金陵偏安东南,岂能迁之?”

  吴越对南汉而言,不能说不重要,但比荆楚的话,则就有所不如。刘备深知南汉的根基在楚,而不在吴越。

  “诸卿有何意见?”刘备翻阅奏疏,问道。

  “至于东南有天子气?”

  关羽所擒得三万魏军,为了不让他们勾结造反,刘备将这些兵吏尽量打散,将校尽数南迁建安郡居住。且刘备贪北军骁勇,不顾赵云的劝谏,精选骁勇敢战五千人入军,

  去年,初时汉水四溢,淹没夏口,武汉位于西侧侥幸躲过一劫;今年雨水连绵,长江泛滥,湖泊四溢,武汉难逃水灾,洪水灌城,淹没城外数万亩农田,百姓因洪水而死难者,累计有六千多人。

  刘备不可能因为吴越舍弃荆楚,但也不可能因为荆楚而舍弃吴越。他采纳霍峻的建议,将汉昌、长沙、桂阳划入江州,又割豫章、庐陵、建安等扬州四郡入江州,其用意自然如霍峻所说那般,居中同时控制吴楚。

  “今陛下东迁金陵,贪小利而忘大利。或可得一夕之安乐,但于汉室而言,有害而无利。若陛下东迁,无兵威震慑西陲,则荆蛮欲动,西土有乱,望陛下三思而行。”

  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秉持国政,不知有何高见?”

  见迁都议题结束,刘备环视众臣,问道:“可有奏疏乎?”

  其余兵卒不是被刘备赐予有功将校为奴,则就听从诸葛亮的建议,选老实憨厚之人编为屯民。

  庞林环视在座众人,笑道:“昔刘焉闻有西南有天子气,莫非陛下亦要迁都到蜀地否?”

  “哈哈!”

  当然刘备也知道武汉缺乏作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