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4章 革新选官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说道:“曹孟德与朕争斗三十载,为一世之英雄,今下也终要亡归九幽。”

  见刘备这般神情,霍峻则是有所感。他可是深知曹刘之间,亦敌亦友,互相欣赏,互相仇视,关系匪浅。

  年纪尚轻的诸葛恪,插嘴说道:“陛下,曹孟德篡位自立,是为国之奸贼。今下病逝,宜当为之喜,岂能为之伤乎?”

  “陛下,我国不可行九品中正法!”

  王粲直腰拱手,劝道:“我大汉国中多有南逃士人,如多有徐州淮北人,或是荆北南阳人,亦或是关中、中原士人。今举孝廉不分籍贯,不以品阶而行。若效仿魏人,侨人何以安?楚、吴士人位卑,又何以自处?”

  刘备眼眺湖面,静默不语。

  曹操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昔除奸治吏,忠奉汉室。最终因时局大变,走上了称王开国之路。

  “左雄大行科考,时陈蕃、李膺、陈球等三十余人得拜郎中,三人名震天下,是为一世之俊杰。十余年间,中汉朝堂风气为之一振,后因左雄病逝,新制则被束之高阁。”

  刘备捧着茶盏,感叹说道:“朕壮时与其相知,昔董卓乱政,诸侯联盟讨董。群雄怯弱无能,唯曹操将寡兵击之,纵虽败于汴水,险些丧命,可谓忠厚汉室。惜时局骤变,忠奸易改!”

  “今我大汉初安,陛下为扬两汉之良政,不如改孝廉,重启新法。陛下分类别科,令州郡茂才、孝廉至尚书科考,以免丞相岁岁躬亲孝廉,亦能免重蹈中汉之弊。”

  闻言,刘备放下茶盏,问道:“曹氏以九品中正革新察举,广收中原人心。今我大汉需革行察举,以正中汉之过乎?”

  即便是魏晋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在推行一段时间后,因弊端的出现,曹魏也重启考试制度。

  故而从东晋开始,为了保障中原士族出仕,在地方上设立大量侨郡,进而是侨州。

  “仲邈之言如是也!”

  “昔顺帝时,因孝廉、茂才所举非人,左雄则请奏‘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时因年号阳嘉,臣称其为阳嘉新制。”

  霍峻倒了盏茶,并挪到刘备面前。

  刘备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水,问道:“仲邈以为曹孟德是为何人?”

  刘备多是认可霍峻言语,赞扬道:“万人而得猛士,今人不以众,何能得猛士。世间士族能人众多,今可如君所言,多举孝廉,入京师而考试,才政上者,方能任官。”

  霍峻整理脑海中的思绪,说道:“禀陛下,据臣推算两汉之来所拔孝廉有六、七千人,然所留名之俊杰,何其少哉。乱世之世,俊杰辈出,文武充栋,非是因人多于太平,而是俊杰因时机而出众。故臣显进于市井,丞相名扬于渔耕。”

  南汉长期是草台班子,刘备称帝不久,孝廉、茂才由诸葛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