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2章 权臣不好当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2章权臣不好当

  公元224年,章武六年,夏五月。

  刘备让徐庶归京任辅政大臣的手段英明,其空出的江州由诸葛亮开府兼任州牧,而武汉位于江州之中。

  霍峻虽处武汉,但却无法调动中枢资源,需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二者既互相配合,亦互相钳制。故而南汉朝上非霍峻的一言堂,某些问题上需要诸葛亮配合。

  在霍大司马上台执政两个多月时间内,在诸葛亮的配合下,凭借霍峻的威名以及诸葛亮的手段,除益州外,余者诸州郡渐安。

  尚书台,议堂内。

  霍峻坐于榻上,正与御史大夫徐庶谈讨政事。

  “然也!”

  “善!”

  尚书台负责人为尚书令,副手为尚书仆射。在尚书台里,下辖户、三公、常侍、二千石、主客五部;五部分别由尚书掌管,其下有侍郎、郎中等官负责具体事务的实行。

  今形势发生变化,政策因随之而发生变化。不可用旧时之政,以治今下之世。

  少许,诸葛亮与徐庶先后入堂,三人互相行礼。

  霍峻率先开口,说道:“元直所言之事,今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徐庶拱了拱手,直言不讳说道:“回大司马,尚书台为汉室之枢密,而台郎显职,仕之通阶,宜当重之。自陛下立基开业以来,然多用吴、楚为台郎,或一郡七八人,或一州无一人。此当多寒人心,宜令均平,满南土士人之望。”

  徐庶蹙眉而思,说道:“如大司马之言,征讨南中之人,当征讨平乱,而后安抚士人,建设州郡,重塑巴蜀朝秩序。”

  徐庶沉吟少许,说道:“大司马如欲结案息事,将尚书郎习郁、县长熊佳下狱论罪即可。如欲细究,宜当借此事而有所作为。”

  “仲邈欲令~”

  “我大汉治蜀已有十载,士人百姓渐而归附,有报国之念,不宜闭塞门路,断蜀人进仕之心。亮以为当尽时人之器,提贤拔能,出仕任官,以悦蜀人之心。长久以往,恐蜀人不为我之所用,唯望仲邈深思。”

  “曹丕遣使南下,其意非善。”霍峻笑道。

  书郎习郁之所以帮熊佳拦截奏疏,因为熊佳妻子为习郁妹妹。长沙熊氏与襄阳习氏有姻亲关系。在习氏的帮衬下,熊佳得以入蜀为官。今习郁为了熊佳隐瞒渎职,不断拦截下唐侃的奏疏。

  徐庶已知霍峻之意,随即看向诸葛亮。

  霍峻收敛笑容,说道:“益州处西陲,四面为山,道路闭塞,蜀人安逸,巴人善战,南人桀骜,易生叛乱。今者入蜀,首在抚人心,次而平南中,继而复设州郡。”

  “元直,你昨日上呈有关唐侃案细情奏疏,我已仔细阅之。”

  其之所以能拦截下奏疏,因县主簿官职卑微,不入中枢之眼。习郁本以为唐侃会知难而退,却不料唐侃这般较真,跋涉数千里,跑到武汉上疏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