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3章 洪承畴的尴尬处境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份,蓝田的洪灾基本算是平息了,灾民的安置,赔偿,各项也都开展的如火如荼,整个蓝田所有人都忙活的脚跟不沾地。

  而随着蓝田机器的飞速运转,洪灾带来的灾害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散,蓝田正在恢复正常。

  李朝生也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之后,终于有时间腾出手来看看这段时间大明这片土地上其他对手的动态了。

  湖北张献忠正在跟杨嗣昌捉迷藏,在运动中逐渐的壮大他的部队,杨嗣昌则是在练兵,一副只要我努力终有一天我能荡平流寇的样子,不得不说,杨嗣昌是个专权的人,卢象升在时,他一心一意的想要跟卢象升斗,甚至为此不惜违背一些自己的原则。

  而当卢象升被斩杀之后,他成了崇祯最倚重之人之时,他就真的有点为崇祯鞠躬尽瘁的意思了,这样一个人,到底该说他什么呢?

  李朝生对其评价是:心眼狭小,善妒,非君子,却不能言之无能。

  湖北地,杨嗣昌,张献忠互相斗的起劲,其他地方还算太平,辽东之地,洪承畴到了之后,开始布防,不过洪承畴这时遇到了麻烦,麻烦的起因是他的主张跟朝廷诸公,甚至是坐在皇位上的崇祯主张出现了相左的地方。

  洪承畴认为现在辽东的宁锦防线有点费心费力了,主张,战术性收缩方向,从宁锦防线撤下来,在后方组建防线,如此可以大大的给大明减少开支。

  洪承畴算了一笔账对满清的防线往前推一百里,每年的军费就要增加一百万两,往后退一百里,最少能省七十万两军费,而且宁锦防线周围大片土地都不是百姓的,这里百姓不是很多,丢弃这片土地换回军费节省,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而且这片土地没了,满清就要派人驻扎,满清派人,那么他们的军费开支就要增加,此消彼长,这笔账可就赚大了。

  洪承畴仔仔细细的把这里面的优缺点都写下来,交给了崇祯,可是在次日的大朝会上,却被群臣批得一无是处,更有人直接把他称为汉贼。

  说实话,洪承畴这一想法虽然很不妥,可是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对于现在千疮百孔的大明,不见得就是坏事,虽然这样有些丧土辱国的嫌疑,可是大明现在缺的就是钱,就是重整旗鼓的时间,如果能以放弃宁锦这片大明利用率并不高的国土,换的大明喘息的机会,说实话是值得的。

  以地域换时间,并不是一个不可以接受的战略方案。

  在洪承畴看来大明的国土远超满清,只要用土地拖住满清进攻的步伐,咱们国家凭借幅员辽阔,慢慢的恢复经济,满清就是玩命了,也不可能拖垮一个大了他十几倍的庞大帝国啊。

  可是洪承畴想的很好,但是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宁锦防线内虽然百姓很少,百姓拥有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