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科罗拉多大峡谷(试水推,求追读)_我变成了一只剑齿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里,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其实都过得十分艰难。

  叉角羚们不断用前蹄刨挖着厚厚的积雪,往往要翻找很久才能够找到些许的草根植物。

  一边有些焦急地寻找食物,叉角羚也一边随时警惕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

  叉角羚的视觉十分发达,即便是千米之外的物体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任何图谋不轨想要接近的天敌都很难逃过它们的法眼。

  此时,虎爸虎妈看着远处的这一群叉角羚,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叉角羚的体型只能算是中等,成年的雄性叉角羚体长也不过米,不到150斤,顶多只够方寅一家一顿晚餐。

  但这个时候,虎爸虎妈早已经饥不择食了。

  “吼~~”

  对着身后的三只小虎崽发出了信号,虎爸虎妈随即将身躯低伏于地,呼吸频率放慢,开始一步一步地向着叉角羚群潜行。

  方寅、大锤以及小橘亦是紧随其后。

  这是一次全家总动员式的狩猎,足以表明此时他们必须要狩猎成功的决心。

  虎爸虎妈潜行的速度很慢,而且十分的小心翼翼。

  这时候,不论是天时还是地利都不在他们这边,天色还并不晚,四周光线充足,叉角羚的视野很宽广;

  再加上周围没有茂密植被的掩护,平坦的地表上更多的是厚厚的积雪,以刃齿虎的体态身形很容易就会暴露。

  即便肚中饥饿难忍,虎爸虎妈也是表现出了十足的耐性,一旦前方放哨的叉角羚似乎有所发现,他们便立刻匍匐在地,如雕像般保持一动不动的姿态,直到对方接触警惕。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冬天的白昼格外短暂,天色渐渐地黯淡下来。

  蛰伏多时的虎爸虎妈也知道,出击的时机差不多到了!

  他们选取的目标是不远处的几只幼年叉角羚,叉角羚在每年春夏交替的季节里交配产仔,出生几天的幼崽就能跟随大部队进行长距离奔跑,如今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这些幼年叉角羚也已经有四五十斤重了。

  虽然算不上一顿大餐,但给方寅一家果腹还是没问题的。

  方寅同样也自己挑选了一只幼年叉角羚作为猎物,反正猎物的体型不大,多管齐下,脚踏多条船才有更多的成功几率。

  方寅一边潜伏着,一边在心中估算着自己与目标的距离,以及目标受惊后可能逃窜的方向。

  不过,就在这时候,方寅目光游移间,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双同样虎视眈眈的眼睛!

  显然,这群叉角羚吸引来的掠食动物,可不止方寅一家。

  在方寅的对面,一只惊豹同样将狩猎的目标选定在了这群叉角羚身上!

  惊豹也叫做美洲猎豹、北美猎豹,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家伙的身上和后世的猎豹有很多极其相似的特征。

  同样呈现流线型的纤细体型;

  同样浑身遍布着黑色的斑点;

  同样修长瘦削的四肢;

  同样小而浑圆的脑袋;

  同样长而灵活的尾巴;

  同样柔软得像是根大弹簧的脊椎骨;

  至于它们为什么被称为“惊豹”,只能说明古生物学家起名实在有些懒癌,再给它命名时就在猎豹的前头加上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形容词,最后简缩一下就成了惊豹。

  此时,这只惊豹匍匐着身子,全身都趴在积雪中,动用着四肢力量进行蠕动。

  惊豹的体型要比猎豹大上不少,如果算上尾长的话,成年惊豹的体长普遍超过2米,最大有将近3米的个体。

  同时它们的体重也很轻,大约在60~70公斤之间。

  相比于刃齿虎庞大的身形,惊豹的隐藏能力明显更强,比如方寅眼前的这只惊豹,就这么一步步深入到了距离叉角羚群不过二三十米的距离,它也没有被对方发现。

  “这是个高手啊……”方寅见到这一幕,也不禁暗暗惊叹。

  不过,就在方寅赞叹惊豹的高超潜伏能力的时候,对方却似乎忍不住了,率先发起了冲锋!

  ……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