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 兵员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陈绍也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这次的中日之战死伤这么大,是人民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此事在陈绍的心里始终像一根刺似的,一想到这件事,就无比的难受。相比日本伤亡,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逆天了。可再怎么说,这对人民军来说也是第一次有了这么多的伤亡。陈绍有些担心这件事会引发出什么后果,结果一切看来,事情不但没有向陈绍担心的那样,还往好的方向发展。

  那些战亡将士的家属不但没有怪军队,反而很自豪。因为这次战斗死伤的战士,每一个都可以说是英雄,他们用阵亡换来了伟大的胜利,以后会被记录在英雄纪念碑上,受后世万人的敬仰。而且军队没有忘记他们,不说那一次性一百个月的军饷,就是一些后续的政策,和那连续可以领十年军饷,这在现在是什么概念,这些钱足够一家四口人平平静静的生活二十几年。

  相比以前在其他军阀下当兵待遇,这样的待遇是所有家属都无法想象的。当他们的亲人去当兵,他们都预想到有今天,没有预想到的是原来这个世间还有抚血金这种东西。军阀时代,很多当兵都是被逼的,或者直接来抓壮丁,和家人一分开,便是生死两茫茫,别说再次见面了,要是有一天真的牺牲了,家里的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

  慰问团的任务结束后,引发的后果就是。这次负责招兵的每个招兵点虽然还是人挤人,但是来报名的规模大了好几倍。当兵有这样的待遇,军饷高不说,死后还可以领到抚血金。要不是对年龄有硬性的规定,此时只怕前来报名的人群会更壮大。

  陈绍一直追求走精兵路线,而且在当兵上有各种限制。年龄十八到二十岁,身体健康,独生子女不收,有新婚妻儿不收,还规定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人参军,除非兄弟数量超过四个。才可以两个同时参军。

  这次慰问团的事迹被报纸曝光,广播上也有了详细的介绍,结合伤亡家属的言传,中华大地掀起一股当兵热。再也没有什么宣传效果比这个来得快。此时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当兵就等于养家糊口,等于光宗耀祖。

  陈绍刚刚看完的文件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放心的同时,还有深深的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原本是要尽心尽力的帮助阵亡家属,也让陈绍的心里更好过一点。并不是陈绍太女儿情长,也不是他太感性,只是有些东西陈绍还无法淡然面对。那些阵亡的战士。他们都是有家人,有的是儿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哥哥,有的是弟弟,每次他一想到,心里都免不了一阵悲切。再怎么说,他们都是陈绍的兵,都是在为中华伟大的事业中牺牲的。

  现在这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