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章 不着边际的想法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只有一颗脑袋,哪里经得住朝廷去砍?

  曲江见汤达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又是满脸的鄙夷,生怕他把事情搞砸了,便也给他交代了实底:“夏姑娘大才,光是她这份提议,对朝廷以后使用轴承就极有便利。但这份文书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

  “啊?还有什么?”汤达讶然。

  曲江看了看街上,如今已是年底,街上人来人往的甚是热闹。他们这几辆马车停在路上,汤达一身五品官服,站在马车旁着实惹眼。

  “汤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街上人来人往,天气又甚是寒冷,不是说话的地方。同来的那两个工匠,他们也知道文书中另外还有的价值,你回去找他们一问便知。”

  汤达没等回去再问,他坐回马车,直接把那两个工匠叫过去,在回户部的路上,就把那几张纸上的关键内容来来回回问了好几遍。

  怕他自己说不清楚,他也没让工匠回工部,而是带着他们去见刘务。

  “没谈下来?!”刘务一听就有点火大。难不成夏氏女还真打算要一万两银子?狮子大开口了吧?若是朝廷把这事儿拖上一两年,两年之后,她那什么轴承很可能会被别的工匠偷艺仿制。那时,她连半分银子也拿不到!

  汤达没敢吱声。

  刘牧压着火气,继续问道:“将作监呢?是什么人去的?他们可拿到了清韵斋附送的文书?”

  汤达这才等到他开口的机会:“我们谈事的时候,曲大人要到了那份文书,但事情没谈成,夏氏女又把文书收回去了。”

  刘务问道:“这么说,曲大人已经把文书通读了一遍?”曲江虽然掌管将作监,但他也是读书人出身,几页纸而已,只要通读一遍,主要内容还是能记下来的。

  但汤达的回答却支支吾吾:“是,曲大人看过了,但是……”

  刘务实在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呵斥道:“到底怎么回事?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汤达没把这事儿办妥,他本就心里不痛快,不知道该怎么向皇帝交代。

  可汤达好歹也是朝廷的正五品官员,不但连个年轻妇人也拿捏不住,回禀事情居然也如此不利落,着实可恼!

  汤达心中不以为然,三千两银子在夏氏那里完全不够看,这事儿换谁来也办不了,在这儿和他发火有什么用?

  但面上还得恭恭敬敬:“那份文书主要建议朝廷对轴承的制作使用统一标准,以便增加各尺寸轴承的通用性。”

  他见刘务面上又有不耐之色,连忙补充:“但那份文书中还牵扯了一些别的,据曲大人说非常重要。卑职对此不在行,怕说不明白,就把工部两个工匠带来了,现正在门外候着。要不,让他们来给大人说说?”

  把两个工匠遣退,刘务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摆手让汤达离开。

  两个工匠的话,他听得不是很懂,但他从两人神色间看出了很强烈的期待和向往。

  刘务相当怀疑,只冲那份让他们向往的文书,如果他们在工部签的不是常年契约,只要清韵斋冲二人们勾勾手指,这二人就会立即扔下工部的差事,巴巴的跑去清韵斋做事。

  正是这两人的表现,让刘务想起皇帝在早朝上说的那句“竭泽而渔”。

  也许皇帝并没打算偏向谁,买轴承技术也可能是无奈之举,为的就是夏氏时不时会有的不着边际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