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学了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棣怒骂道:“你们没罪,你们是没心!上天把江山交给了朕,朕又仰仗着你们,来治理天下。就凭你们现在的程度,如何能肩负起江山重担?”

  朱棣的质问,句句诛心刺骨,直戳命门。

  身为吏部尚书,茹瑺虽然都答对了,却也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启奏陛下,老臣身为吏部尚书,执掌铨选,不能为国选材,臣有罪!”

  作为多年的心腹,朱棣也不忍心呵斥茹瑺,但是怒火中烧,控制不住啊!

  “吏部当然有错,可事情也不光是吏部的责任,还有吏部,都察院,国子监,翰林院……这些衙门都在干什么?关琢磨着怎么往上爬吗?”

  被点到名的官员,纷纷跪倒,磕头作响。

  “臣等有负皇恩,请陛下降罪。”

  朱棣瞧着他们,哼道:“治罪还在其次,关键是要找到根源。”他说着,转向了柳淳,“你怎么看此事?”

  柳淳慌忙道:“陛下,其实要让臣说,还真不能怪百官。”

  朱棣把眼睛一瞪,“他们一问三不知,还不该责怪吗?”

  “陛下,民间有种说法,叫三十不学艺……诸位大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入朝为官,固然有人手不释卷,但是更多的人应该忽视了学业。臣觉得不该将读书视作敲门砖,一旦当官之后,就弃之不顾。当官之后,更要事事留心,知道民间疾苦,这样才能为陛下尽忠,为百姓尽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勤学苦读,而且若是光读四书五经,也弄不清楚许多事情。所以归根到底,要从发蒙的时候就做起。改革考试科目,丰富考试内容。逼着文人学子多知多懂,等他们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之后,也就能了解更多情况,不至于像今天一样尴尬了。”

  柳淳又深深一躬,“陛下,臣以为这不过是君臣之间的一个小游戏而已,只是给百官提个醒儿,陛下也不要太过较真,今天的事情,就不要惩罚百官了。”

  柳淳居然开口求情,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对于百官来说,情愿不要这个人情!该死的柳淳,他绕来绕去,反而给改革科举找到了依据,现在现在都是犯错之臣,戴罪之身,还怎么据理力争啊?

  柳淳,你丫的也太坏了。

  相比起柳淳来说,朱棣的坏水也半点不少,这就是君臣两个联手挖的坑,一下子埋了两三百人。

  许多人又羞又愤,又无可奈何!

  还怎么阻止科举改革?

  难道就要低头吗?

  如果真的从此往后,科举的考试内容变成了科学,那冲击可就太大了。

  以文章取士,相比起推荐啊,九品中正啊,还是非常进步的。

  但是文章的好坏,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件事。

  不同的文风,有不同的人喜欢,彼此之间,怎么区分高低呢?

  说白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