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4章 道衍的最后一计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师,现在朝堂上下,可离不开你啊!这都察院和六科廊改革在即,还要听你的意见呢!”

  姚广孝淡然一笑,声音沙哑道:“陛下,官制改革,并非老臣所长,有太师在朝,陛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棣深吸口气,摇了摇头,“柳淳的确很能干,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上这么多事情,也不能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头上。更何况朕现在心急如焚,时不我待啊!”

  见朱棣真的着急,姚广孝勉强动了动,探出上身,三角眼中,冒出幽幽的光彩。

  “陛下,老臣若是没有猜错,陛下是为了接下来的修路工程发愁吧?”

  朱棣没有隐瞒,而是点了点头。

  两京铁路的修建,绝对是空前成功的。

  可接下来要怎么办,朝廷上出现了许多争论的声音。总体上有三种意见,第一,就是以应天为中心,修江南的铁路网。

  这个建议得到了包括内阁和户部的一致支持,道理也很简单,江南人口密集,对货运的需求巨大。

  如果再有铁路助力,势必一飞冲天,不可限量。

  倒是柳淳,他虽然没说,但是却有意把资源投放到中原,修建横穿河南的铁路,让中原发展起来。

  只不过修中原的铁路难度稍大,投资更多,地方筹措资金的能力不足,预估缺口在三千万以上。

  柳淳也在寻找填补窟窿的办法,所以他才会帮着朱高炽从澳洲榨取利益。

  同样看上这块利益的人还有朱棣!

  他的想法和谁都不一样。

  朱棣打算什么呢?

  他想往草原修路!

  没错,最好能一直修到西域,这样朱棣就可以挥动大军,收复整个西域,并且进军哈烈,把庞大的疆域,纳入大明的版图。

  他已经打败了二十万哈烈大军,可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那里还是一团乱麻。

  而朱棣却没有办法把这块肉吞下,怎么能不着急呢?

  可朱棣也清楚,修这条通往草原的铁路,开销最大,收益最低,除了国防上的好处之外,别的收益少得可怜,至少暂时看不出多少经济效益。

  和江南方案,中原方案都没法相提并论。

  所以他把澳洲封给了朱高炽,也希望儿子能挣点气,弄出一大笔钱,好把这条路修成了。

  朱棣无奈摇头,对着姚广孝感叹道:“大师,朕现在是越发感觉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想要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完。可是真正能替朕分忧的人太少了。朕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老了……朕现在也年过半百,朕要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啊!”

  姚广孝颔首,笑道:“老臣虽然是个没儿子的人,可陛下的心情,老臣最是理解。这治国说白了,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把钱收上来,一个是把钱花出去。收钱讲究公平合理,而花钱则要用在刀刃上。”

  朱棣微笑着点头,“大师一语中的,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