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二章:装机联调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仅是从现在的数据以及结构设计方案来看,中推核心机项目实际上也算不上多先进。

  和404比,新核心机避开了恐高症,涡轮最高总温增加了一些;和rd33比,优势倒也不是太过于明显,仅仅是少了一级压气机,整个核心机的重量有控制。

  看起来这款发动机要比404、rd33都要先进,似乎这就是一款世界领先的核心机,后续以此为基础研制的军用中推理所应当的要比这两款发动机先进。

  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你一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中推核心机,当拿出一款完全体的军用中推发动机的时候肯定都已经是九十年代,想想一款九十年代才能定型的发动机,拿去和两款在七十年代定型的中推比。

  若是这样你都还不能比人家都所突破、性能有所增加,那还真就别活了,西南科投资这么多钱、焦急地等待这么久还有什么意义?

  毫不客气的说,等到九十年代拿出完全体的军用中推之时候,代差就再次出来了,九十年代国际军用航空发动机出了些什么东西?

  也不多:最牛逼的要算119,这绝对是妥妥的代差,也许有的人要狡辩说那仅仅只是大推方面,和中推不是一个量级,没法儿比。

  那好,我们看看中推的情况:九十年代通用推出了404的深度改进型号:414,推力达到九吨往上,推比也超过了9;欧洲拿出了更加牛逼的神器:ej200,这款发动机在军用中推发动机中的地位就如同119在军用大推中的地位一样,绝对可以算是第四代航空发动机。

  想到这些,杨辉丝毫不觉得新中推核心机就是真正能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的中推核心机。往大了说,就算它能比404、rd33先进半代那又如何,面对着414、ej200还是显得有些落后。

  现在的进步在于终于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方法带进了正途。这绝对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单单是从这一点来说。新的中推核心机又绝对是一款成功的核心机。

  为此,杨辉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难得啊,就现在看来,这台核心机已经足以和国际现役的所有中推核心机比肩,404、rm12、rb199、rd33,这些发动机以前是我们流口水的存在,但现在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洋人有的,即使我们现在没有的。我们也一定要有,我们终将拥有!”

  一直劳心劳力地奔走相呼,多年劳心劳力地苦心科研,不就是为了能有一款自己的先进中推核心机吗?现在的曙光就在眼前,一切终实现。

  吴老这时候也感慨颇多:“对,该有的我们都得要有,现在就看看我们这款中推核心机的全功率性能到底如何,若是成了,我这个老头子也就不枉此生!”

  整个核心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