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二章:合作愉快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推力的发动机体积肯定就比较小,导致总装线也不用大量占地方,在一间总装车间中,就同时有两种导弹用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的总装线。

  仔细参观了两条发动机的生产线之后,又看了发动机的试车工作,一切情况都表明,马达西奇已经完全摸清楚了这两型发动机的情况,生产工作正有序地推进着。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正在生产中的两款发动机,性能绝对是世界第一梯队,和美国的发动机相比也不会逊色。”

  能说不好吗?就这东西也是整个共和国现在都没有的好东西,西南科工自然也没有覆盖到这一推力级别,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吨以下的发动机了。

  倒不是说西南科工没有实力做这东西,其实只要愿意,并且有那个钱持续投入进去,研发出这样的两款发动机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想要研制同一水平的发动机,时间上没有五年是肯定不行的,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就更少不了。与之相比之下,现在花1000万美元就能搞定的事,当然就不会多花钱、并且还多占用科研力量。

  “东西是不错,花1000万美元就能得到这两款发动机也还划算,但你知道光有技术资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在国产化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到时候?”

  杨辉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道理,这种问题在航空发动机这种超级精密工业设备中太常见了,特别是在生产工艺上,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个小小的改变,最后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性能差距。

  现在提前把问题说出来,也有利于后期的解决,到时候免得大家扯皮伤了感情,毕竟双方谁也不愿意这次是做一锤子买卖。

  幸好,这位副厂长格里科夫对这种事知道的比较清楚。直接就给了杨辉一个非常满意的回答。

  拍拍胖胖的啤酒肚,格里科夫笑着为杨辉解决着问题:“关于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我肯定保证你们能够完成发动机的整机生产,并且性能不会比我们这边生产的差。”

  这个时候的格里科夫倒是相当聪明。他是清楚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的,这种东西对材料要求并不是太高,更多的是对加工、装配精度要有更严苛的要求,这种问题正好都可以由马达西奇这边解决。

  然而,话音一转。这位又是三句离不了钱:“到时候,我甚至还可以直接从这边生产线上抽调工艺人员,前去你们那边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工艺程序,不过你知道这肯定也是要花钱的!”

  在苏联这地界儿上还有如此贴心的服务?杨辉也算是大开眼界,这位可真的能算是良心卖家了,以后是可以多多合作的。

  至于说,又要说钱的问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要买通这边的技术人员,又怎么可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