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民不告,官不究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杨炯深以为然,也躬身实践过,效果还真不错。到了这里,杨炯决定继续用。/p

  p“……一年前,我在衡州府杀猪卖肉,想着到年底能攒上二两银子就不错了。两个月前,我带兄弟们下了趟山,就带回了五千多两银子。为什么?”杨炯突然举起双斧,慨然喝道,“只要我们有斧头、有长枪、有刀盾、有弓箭,我们就有地盘!有了地盘,就会有银子、有粮食、有女人!大伙告诉我,我讲的对不对?!”/p

  p“对!对对对!”赤果果的利诱,让气氛瞬间燃爆起来。/p

  p“想不想有更多的银子、更多的粮食?想不想有女人?大伙们,大声喊出来、告诉我!”/p

  p“想!想想想!”大伙大声呐喊,亢奋地举起手中的武器。/p

  p……/p

  p氛围在于互动,互动更有氛围。/p

  p训话貌似比较成功,算是初步给大伙讲了个好故事。这个好故事的主题就是更多的银子、粮食和女人。队伍里有带着老婆小孩来投奔的汉子,但更多的是穷得还没娶上媳妇的后生。杨炯的训话,无疑成功激发起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会有克服练兵苦累的内在动力,才会有虎头山的强军梦、虎头山梦!/p

  p听着大伙声嘶力竭的呐喊,看着大伙热血沸腾的红脸,杨炯对前搭档无比钦佩:“有两手”还真有两手啊!/p

  p这次训话是大练兵的开幕式。人没有官府多,装备也没有官府先进,社会资源更是赶不上官府的九牛一毛,若是不从训练水平上超越,那只能等着被剿灭吧。之前几个蟊贼而已,而且还算安分守己,官府没太在意;现在两百多人,下步自然成了维稳的重点对象。/p

  p杨炯下了决心,要往死里训,要对得起二两饷银。对于训练,杨炯算是专业人士,把纪律意识刻进脑子里,把杀人技能刻进肌肉记忆里,这就是训练的终极目的。和训练最初的老兄弟一样,上午练队列、下午练技能、晚上叠被子。为了尽可能统一,杨炯咬牙给每个人配发了一套被子和毯子。不然,好多人家里实在太穷,铺盖上到处是补丁,有点甚至是一堆破烂,摆在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宿舍里,对比太强烈,实在太打虎头山的脸。/p

  p杨炯召集所有的总旗官和小旗官,有些兴奋地拿出了一份训练计划,扔在桌子上让大家相互传着看。然而,大伙面面相觑,表示完全看不懂——因为他们都不识字。/p

  p杨炯心里被泼了盘凉水,只得逐条逐项给大伙解释:上午队列训练,主要是采用后世他自己经受过的训练。因为汲取了古今中外的长处,再加上“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政治要求,红色军队的队列训练水平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