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此地不宜久留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胆大包天,要么是不知死活。对于这两种人,从来都是一个武装集团战斗力建设的公敌。/p

  p真正让杨炯站起来不停踱步的,是今天这个事触动了他。杨炯有一个体会,也很喜欢一个词——自作自受。或许,世人都以为这是个贬义词。但在杨炯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某种意义上讲,在“自作自受”的前面,加上“三思后行”,大概就清晰明了了。做事之前想清楚,能不能做,代价是什么,后果是什么。一旦做了,就不要后悔,因为必定会有代价、有后果的,而且是绝对无法避免和逃脱的。/p

  p打下一座城,代价是什么?后果有哪些?/p

  p杨炯抱胸长立,寂然无语。/p

  p……/p

  p“刀盾手左总旗(大伙的习惯性叫法,正式叫法应是甲总旗,有甲乙丙丁四个总旗)这下丢脸丢大发了,一口气被大当家砍了三个小旗官!看他以后还在我们面前装大不?还好意思天天吹自己是刀盾手第一总旗,我呸!”/p

  p“……嘘,大伙小声点!别被大当家听到了,大当家可不好惹……”/p

  p“……赶紧训练!磨蹭啥?不要命了?让大当家看到你们几个偷懒,嘿嘿,你们几个是不是也想试试大当家的斧头?!”/p

  p三个小旗官的事,不可避免引发议论。他们是不是该死,大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大伙都知道了,大当家不好惹!队伍里最初的老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总旗官了,其实见识过杨炯上山的场景。不过,一群积年匪贼,硬是被一个年轻后生的凶悍和狂暴吓住了,还奉这个年轻人为寨主,多少影响这些总旗官的颜面。所以,他们都很有默契地选择遗忘这个事,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这就导致虎头山上上下下对杨炯的印象是和气厚道。这三条性命,算是让大伙知道了,大当家和气厚道是不假,但一旦恼火了,也是一头嗜血的真老虎。/p

  p一把牌九三条命,给大伙上了一堂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育课。/p

  p队伍上训练备战的氛围明显紧张和严肃起来。一些总旗担心一个不小心惹毛大当家,主动延长训练时间,月光下的大练兵轰轰烈烈展开起来。出事的那个总旗的总旗官姚进爵,更是黑着个脸,每天第一个把队伍带出来训练,最后一个才解散,恨不得把手底下的兄弟给折磨死。/p

  p大晚上,校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杀声震天,附近的老百姓都没法睡觉了。虎山寨的异常引起了何举人的关注。/p

  p站在自家宅院的阁楼上,何举人朝着校场方向眺望,目光专注,神情严肃。儿子何明在一旁陪着。/p

  p许久,何举人语气萧索地对儿子说,“唉!要出事了。”/p

  p“阿爹,要出事,要出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