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走出大山(4)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篝火晚会的这个形式很新颖,杨西施兴致还挺高,不时吃点东西,不时笑着和杨炯说会话。/p

  p“炯儿,这人多就是热闹啊!你看,这半边天都被我们弄亮堂了。”杨炯笑着称是,心里却是肉痛,这些都是银子哩!为了让你开怀一笑,可是几十两银子出去了。/p

  p一会,大伙自发地开始表演些曲艺。一个小旗官拿着个二胡到了校场中央,开始拉起来。渐渐地,喧闹声开始静下来,大伙都开始倾听起来。/p

  p二胡特有的,低沉悲壮的音色,瞬间就感染了大伙。人们对声色的感知和审美是非常容易达成共识和形成共鸣的。拉着拉着,一个妇人站了起来,轻声吟唱。/p

  p腊月里有北风咧,/p

  p身上衣裳有洞咧,/p

  p干活下地冷冻咧,/p

  p回家要把饭来做,/p

  p瓮里却是没有一把米咧,/p

  p可怜奴家我煮好野菜羹,/p

  p婆婆说我亏待她,/p

  p说要送我回娘家……/p

  p唱着唱着,不少妇人也跟着唱起来,一些年轻汉子也夹杂在里边。/p

  p杨炯听着,心里非常沉重。不来到这个世间,真心不知道这个世间的痛苦。土地兼并,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民生之多艰,从来都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残酷真实。这也就是杨炯开出每月二两的饷银后,应者云集的原因。/p

  p对这些此刻正高歌痛饮的年轻后生们来说,已经无法顾及是不是当土匪了。不当土匪,即使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未必能吃上几顿饱饭。当了土匪,哪怕名声不好,甚至随时会送命,但是,好歹能过上几天好日子。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p

  p杨炯看着校场上的篝火,目光忧郁而深沉,心里沉甸甸的。/p

  p……/p

  p第二天一早,杨炯取消了操练,让大伙埋锅做饭,吃完赶紧收拾东西,全副武装在校场集合。/p

  p大伙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在校场上列好了队,十个总旗,成并列纵队一字排开。另外,按照杨炯的指令,**又把眷属们单独放在队伍的右侧,也组成了一个小方队。/p

  p杨炯全副武装,带着宽檐头盔,穿着铠甲,背着两柄大斧,手里拿着重剑,走到了方队中央的正前方。杨炯长身肃立,没有急着说话,而是从左至右,一个个方队,一个个人扫过去。长枪兵拄着长枪,刀盾兵把左手持盾,右手按压着大刀,弓箭兵右手持着弓,背着见囊,眷属们则是好奇看着杨炯。/p

  p看着眼前的队伍,杨炯心生自豪。哪怕他们人数少,但绝对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严整军容;哪怕他们只是不被世人认可甚至唾骂的土匪,但绝对是不可轻视的武装集团。五百多人站在一起,雅雀无声,从哪个角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