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美得很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大伙商议一个事,是关于队伍上的编制的事。”

  **等人听了,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一改之前的呵欠连天,立马两眼发光。嗯,估计大当家又要招兵买马了。好事呀,又要升官了。

  几个千夫长相互看看,然后**率先回道,“大当家你说,我们都照你说的办。”

  见是这个态度,杨炯鼓励道,“估计兄弟们想的是扩编。扩编嘛,当然是要扩的,不过,我找兄弟们商量的,是怎么个扩法。”

  大伙不明就里,看着杨炯,一脸疑惑与期待。

  不仅兄弟们疑惑,其实杨炯也有些迷茫。

  军队的编制,自古以来,都是不断变更发展的。后世的杨炯,就学习过,甚至见证过不同编制的运行,还亲历了兵种部队到合成部队的变迁。即便综合了后世的见识,杨炯也只能说,没有万能的,包打一切的编制,有的只是相对适合的,符合某个阶段部队建设目标和任务的编制。在杨炯看来,现在的虎山军,就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合成部队。

  但是,在杨炯看来,这个编制只是适应于战术级别的行动,适合他亲自掌军的情况。目前这种编制,是现行指挥手段下,杨炯所能指挥调度队伍的极限了。再多,打起仗来,就指挥不过来了。

  所以,编制变革势在必行。

  但同时,杨炯也认识到,新调整的编制,至少要满足几个条件:不能影响他对虎山军的控制,不能影响训练的组织和实施,不能影响战时的指挥调度。

  这些,看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又很难。

  杨炯有过亲身体会。比如,合成部队,看起来兵种齐全专业配套,说起来精干化模块化高效化,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光是训练这一块,军官就头疼不已。单单一个合成营,就有好几个大专业几十个小专业,若是要保证组训质量,就必须要求军官至少掌握十几个专业。

  所以在后世,杨炯就听过很多军官开玩笑。

  “靠!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像参加高考一样,天天加班学习。”

  “嘿嘿,这叫操着卖**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

  “不要叫我军官,请叫我博士!”

  这些叫苦或自嘲,本质上就是这种合成编制的副产物。

  同样,带着一群庄稼汉,能实行这种编制么?杨炯很怀疑,很头痛。

  ……

  杨炯把自己的设想和顾虑都说了一遍。

  听罢,大伙都低头沉思,默不作声,。

  良久,**打破了沉默。作为最早追随杨炯的老兄弟,**觉得,任何时候都应该第一个站出。生怕说错了,**很是小心翼翼。

  “大当家的意思,小的隐隐约约明白是怎么回事。单纯的弓箭兵,刀盾兵,还有长枪兵,不太方便单独去打仗。把这些个兵种合起来,再设一个大当家这样的官给统起来,可又担心他只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