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另有隐情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摆手,马上说出了钟白想说的原因:“和源市的事情是我在主抓,你没有给傅冲山和我发这个纸面方案,是不想让和源那边觉得这是厅里的意思,而只是你的个人意见,你的做法没问题。”

  听吕旭东这么说,钟白舒了一口气。

  毕竟前世在体制内也待了很长时间,钟白还是清楚很多事情的运作规则。

  就拿这个方案来说,在听到今天的消息之前,钟白当然知道傅冲山和吕旭东都是偏向支持自己的改良方案的——那时候他可没少给两位领导汇报。

  但当时由于和督导组组长曹世明的沟通并不是很充分,所以这套方案也不适合在吕旭东这儿留下纸质版。

  按照规定,这种事情钟白作为一个督导组成员,又是省厅的一份子,你写了书面方案,领导不可能不批。

  但毕竟人过留痕、雁过留声,不管同意或者不同意,只要钟白上报书面方案,那吕旭东就得在上面签批意见。

  而这个消息一旦传到和源市那边去,下面的同志们又要开始猜想,甚至做一些不必要的联想,这样是很不好的。

  所以无论在傅冲山还是吕旭东这边,钟白一直保持着口头汇报的模式,就是因为自己这个双重身份的敏感性。

  既然我的做法没问题,那为什么不想办法赶快让它应用到和源市那边呢?

  钟白联想起刚才吕旭东的反应,他开始意识到,这事儿可能现在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

  最初自己下和源市和章南风他们沟通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基层的抵触情绪。

  当然,基层觉得自己一个小年轻说的话不算数,或者说不靠谱,这个钟白倒也理解,而且当时也是纯理论的概念,所以他才急匆匆的在回到天都之后,立刻联系余东峰去了乌克兰那边做实证。

  毕竟矿山这种国企,在场长这个层面的人,他们对厅里或者督导组的某些理论上的建议,还真没当太大的事儿。

  而且当时也听对方说过什么他们一直和MD那边的矿山有交流合作,那会儿钟白还没把这个放在心上。

  一来是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二来钟白自己本来就对各种理论烂熟于心,那自动钻爆系统的优劣他又不是不清楚,所以那时候钟白觉得和源市同MD合作基本没有可能。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无论是昨天在孙光石家里看到那份章南风亲自签批意见的方案讨论稿,还是刚才吕旭东很隐晦的提到“可能由外国公司提供方案解决和源市的问题”这句话,都说明和源市同MD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大有文章!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钟白就已经自行计算过这两套方案之间的优劣对比和具体投入,毫无疑问自己的单体液压支护顶板法是碾压自动钻爆系统的。

  但现在从吕旭东的反应来看,恐怕无论是厅里、还是部里,都已经倾向于那套自动钻爆系统,而不是自己的方案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钟白不清楚。

  毕竟这十几天他人都在乌克兰,也确实没有打探过消息。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的这套方案除了给孙光石有书面讨论稿之外,对傅冲山和吕旭东、乃至曹世明,都是口头汇报的!

  钟白现在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