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襄阳与南京二十二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的诱惑,许都都做出了选择。

  不过,这个时代满清八旗士卒,是一等一的强悍,纵然许都四面八方合围,各种火器轰击不断,哪怕是不吝啬误伤。但是清军骑兵,即便是被分割开来,依旧顽强抵抗,各自少则三三两两,多着数十,百余,不用军令,就聚集在一起,坚持作战。

  由于满清八旗的组织形式,很多人都是沾亲带故的。如果看清廷文献,就知道,他们从来不说,是那一个人在某旗,而是那一个家族在某旗,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父子兄弟在有一旗之中,决计不在少数,即便是金华军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将清军骑兵给分割开来。但他们依旧有分割不开的东西,正如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般。

  不仅仅如此。

  满清政权或许对不起很多人,但是对八旗士卒,可谓厚矣。

  清廷在关内大举圈地,不知道杀戮了多少汉人百姓,但是直接受益之人,是谁?就是他们这些八旗士卒。

  而且八旗是父死子替。他们生死不仅仅关系着他们一个人,还有身后一大家子人。故而但凡有一点血性的人,都会选择奋战到底。而此刻的八旗,并非后世那些软柿子。

  而是从白山黑水之中杀出来,不知道打过多少仗。如果说没有血性,哪里能走到而今这一步。

  故而指望他们投降,几乎是不可能的。

  许都也不做此妄想。

  许都对八旗,也是新仇旧恨。新仇是张轩之仇,临颍,汝宁之屠,稍远,但是南京还是血迹未干。更不要说,当年在浑河血战,无一人投降的浙军,与而今的金华军也是血脉相连。

  很多父祖一辈,都战死在浑河。

  张轩早就有命令,凡是参与进临颍,汝宁之屠的八旗军,绝不受降。

  而许都的命令,悄悄的改变的限制条件,变成:八旗军,绝不受降。

  故而死再多人,金华军也只是沉闷的厮杀,连一句“投降不杀”的口号都没有。

  祖润泽见金华军撤退了,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见一个人冲过来,一把抓住了祖润泽的领子,说道:“快,快给我出击,给我救出我正蓝旗的爷们。”

  祖润泽一见,这人打扮,一身精致的盔甲,闪闪发光。再加上腰间的一根红带子分外显眼,虽然年纪不大,似乎才二十出头。但也知道此人比如姓爱新觉罗。立即知道不敢怠慢,说道:“主子爷,不是奴才见死不救,而是奴才实在不知道无能为力啊。”

  “主子爷请看,儿郎们是真没有力气了。”

  祖润泽的话语之中,带着哭腔,但是他说的话,却不是假话。

  一道简陋的车阵,已经被刚刚的冲击,冲开了好几个缺口,而每一个缺口之处,都是厮杀的重心所在。一具具尸体层层叠叠的,有清军有夏军。

  而祖润泽所部,大部分士卒都靠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