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马政与离间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吴三桂的眼睛才可以。

  “权且寄放在吴三桂之处罢了。”张轩心中暗道。

  袁时中或许理解了张轩这层心思,或许没有理解,他心中将这一件事情,放在执行层面上,说道:“陛下准备让胡澹做这一件事情?”

  “不。”张轩说道:“我准备派人去一趟四川,看一看吴三桂的军力。顺便谈一谈这一件事情。”

  张轩从来没有忘记他两翼齐飞计划,四川是关键一环,离间吴三桂与清廷的关系是其中一环,而探明吴三桂在四川的底细也是其中一环。

  张轩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一动手就一定要结果。

  袁时中说道:“那么陛下属意谁?”

  张轩没有直接说,而是说道:“此人一定要是老将,熟悉战阵,能看清楚吴三桂所部虚实。”

  张轩一时间也么没有人选。

  眼力这东西,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人才有,而经验丰富的将领,大多都身居要职,总不能让一个重将过去吧。

  这不是形同发配吗?

  而张轩不熟悉的将领,纵然有这样的眼力,张轩也不大相信,原因也很简单。

  眼力这东西,是很难量化的。张轩唯独信得过这个人,才能信得过他的眼力。

  一时间,还真找不到这样的人。

  袁时中听了,心中一动,说道:“陛下,杨绳祖将军岂不是正合适?”

  张轩一听,心中一亮,说道:“我怎么将杨兄给忘记了。”

  说起来杨绳祖也是命运多舛。

  他本是罗汝才麾下大将,与他兄长杨承祖不相上下。却因为罗汝才重用兄长,而被压制了在庐州。

  而安庆大战的收尾之战,杨绳祖又撤回了庐州,认真的来说,庐州之战是一场败仗。

  张轩固然念及旧情,想提拔杨绳祖。但是也不能乱来。

  毕竟张轩秉政大权,最重要的不是私情,而是法度公平。纵然张轩想提拔他,也只能给他多安排一些立功的机会,而不是硬生生的拔上来。

  所以杨绳祖在地位上,比其他将领低了不少。

  如今想想,这个机会的确不错。

  对杨绳祖的眼力,张轩是信得过的。张轩与杨

  绳祖并肩作战多年,对杨绳祖的能力还是信得过的。

  “好。”张轩说道:“就他了。”

  在张轩的督促之下,双方在重庆的谈判进展很是顺利。不过这顺利都是在盐上面。

  刘玄初来之前已经得到了吴三桂嘱咐,故而见价格差不了多少,自然要答应下来。

  双方一商议好,源源不断的川盐,就顺着长江东流而下,进入两湖之地。

  两湖的盐价顿时下降了不少。

  不过,并没有下降多少。因为长江之上,夏军水师都从北岸走私过来的两淮盐,大加查抄,倒是查抄了十几船之多。

  两淮盐进入江南的渠道顿时断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轩不过是用川盐换了淮盐,每月外流的银钱并没有减少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