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顺治纳妃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面旗帜,这边一边拉拢汉将,一边将吴三桂处置了。

  难免让一些人心中犯嘀咕。

  政治上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讲证据的。

  纵然是吴三桂再怎么犯事,这一段时间也只能按下不表了。等秋后算账的一天。

  多尔衮将吴三桂的事情放在一边,命人找来汤若望,问道:“荷兰人怎么说?”

  这一次南征之败,多尔衮总结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师的问题的,在南方打仗没有水师,还真不行。故而,多尔衮一心一意要加强清廷的水师,并传令让洪承畴筹备大清的长江水师。

  但是事情并不顺利。

  因为在长江之上,夏朝水师强横之极,可以说但凡有一艘船挂清廷的旗帜,就立即击沉。

  多尔衮本想让吴三桂在四川之中筹集水师。但是看了这情报,只好先放一放了。另外一个备用方案就被多尔衮翻了出来,这个方案不是别的,就是联系荷兰人,请荷兰人为大清训练水师。

  这个建议还是汤若望提出来的。

  汤若望投靠清廷之后,一心一意想出头好传教。为清廷解决了不少困难。比如是北京炮厂的一些问题。黄澍是一个干吏。但是毕竟不是技术官僚,仅仅凭借当初听过一耳朵,在大规模生产火炮之上,感觉困难重重。遍请北京能工巧匠。

  汤若望就在其中。

  汤若望还真有几把刷子。为黄澍解决了不少问题。并重建遵义铁厂,为北京炮厂供应钢铁。被黄澍推荐,又在天文历法之上有所建树,被清廷高层所知晓。

  就是他知道多尔衮想建立大清水师的想法之后,毛遂自荐,推荐联合荷兰人建立大清水师。而且他的建议不仅仅与此,还建议以开放贸易为诱饵,引诱荷兰人北上。

  这就再说一下荷兰人与郑氏之间的关系了。

  荷兰人与郑氏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不过,在郑芝龙投靠大夏之后,以官方的名义近乎垄断东南海上,有大夏的支撑之下,郑芝龙在大夏朝廷之中安安分分的,但是在海上却一点也不安分。

  虽然没有与西洋人兵戎相见,但是在竞争之上,一点也不手软,最少荷兰人最重要的一条商道,就是被郑氏给截断的。

  甚至荷兰人航线最北端被限制在台湾了。

  与日本贸易必须经过郑氏转一道手。其中利益损失大了去了。

  甚至荷兰人还知道,郑氏之中有一种呼声,那就是荷兰人只需在巴达维亚等着收货就行了,其他事情郑氏都可以代劳了。但是这种代劳岂是荷兰人愿意的。

  故而荷兰人对郑氏的不满,不是一日两日了。之所以引而不发,却是两个重要原因。

  一个荷兰人离不开郑氏,盖因郑氏几乎垄断了南中国货物。即便澳门开港,但是郑氏在广东也并非没有影响力的。而且随着郑氏在夏朝的地位稳固,郑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