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澎湖海战十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充实了不少。还有一个就是太学。

  很多落榜在学子听说明年还有一次科举,他们也就不回家了,就在南京城之中攻读。虽然南京城在去年大劫之后还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南京城毕竟是京城,在南京城之中的生活成本,并不是太低的。

  于是有人就上奏低价租房给这些学子。

  张轩也就准了,毕竟而今朝廷才是整个南京城之中最大的房东。随即也有了重建太学之意。

  在罗玉龙当政的时候,是有太学的。罗玉龙当政数年,并非什么也没有做的,他最少按照明朝的体制,将朝廷搭建起来了,明朝有的衙门,夏朝都有。只是一场大劫下来,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建。

  重建太学,这一件事情,张轩没有不答应。但是谁来掌管太学这一件事情,张轩却留中不发,任下面的人议论纷纷,也是而今京城之中最大的悬念。

  至于澎湖之战,对于南京百姓来说,却是很遥远的事情。

  就很多平头百姓来说,谈起东虏,无不色变,但是谈起荷兰人,算得了什么。而澎湖之战,虽然动用各路人马不少,但是实际上也不过十万人,还多是水师。和与东虏交战,动则数十万的大动静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南京百姓还没有习惯皇城脚下的生活,对这些消息根本不敏感。

  不过,张轩对南方的消息却是敏感多了。当施琅刚刚在枢密院落下脚,还没有与顶头上司周辅臣聊上两句,宫里就传来消息,命施琅越次觐见。

  施琅不敢怠慢,立即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官服,打扮的光鲜亮丽去见张轩。

  即便是越次觐见,施琅想见到张轩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张轩与诸位大臣上早朝之后,已经是接近中午了。

  张轩不喜欢那种黑压压的几十个人的大朝会。故而他所谓的朝会,其实也就是每天早上与内阁大臣,枢密院使碰上一面,彼此交代一些自己手中正办的事情。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碰个面也

  就行了。如果遇见事情了,就如同而今的样子,一商议好几个时辰。

  张轩见施琅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人陪伴,那就是张质。

  他两人见了施琅,如何行礼落座不用去提,张轩静静的听着,让施琅将他在战场上所有见闻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张轩细细听着,不时发问,将很多交战细节都问的清楚明白。

  虽然张轩不了解海战,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张轩不管怎么说,也是打老仗的人,一些眼力还是有的。

  施琅决计不敢虚言骗他,而且施琅本身也不会为郑成功遮掩,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施琅深思熟虑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人设之举。不管怎么说,他施琅也是从郑家出来的,秉公而言,是大义灭亲。说过了就好像是徇私报复,忘恩负义了。

  张轩看了张质一眼,张质微微点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