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经筵三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而今这里也不是张轩与张质两个人,身边的护卫,侍女即便可以忽略,但是一直跟在张轩身边,记录起居注的人,却是少不了的。

  有这么多人在,很多信息都保不了密,而且经筵本身就要有记录在案的,即便不通过他们了解消息,单单去查档案,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宗羲看了看周围,说道:“大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张质带着黄宗羲在破旧的宫殿之中找了一座空院子,进去之后,却见一个亭子,这四方的野草不断的侵占的道路了,甚至连亭子里面的几个石凳上面也长满的了藤蔓。

  见左右无人,黄宗羲才说道:“我今日试探过了,陛下之心坚若磐石,不可改易,但是一件事情从我等口中说出来,与在陛下口中说出来却是不一样的。”

  张质叹息一声,说道:“我知道。”

  黄宗羲今日提议对科举动刀子,将来天下人的怨言大概都要在黄宗羲身上。而不是张轩身上,黄宗羲乃是为张轩分谤。

  黄宗羲说道:“适才情况紧急,欲说动陛下,必从其所好。否则陛下恐非言语所能动。也是万不得已。”

  “我知道。”张质的语气之中,却多了一分疏离。

  张质跟着张轩多年了,难道不知道,张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轩可以说意志坚定,足智多谋。但是正因为如此,张质才担心张轩只有聪明人才会犯的的错误。智足以据谏,言足以饰非。

  这才想办法,寻找足智多谋的人才送到张轩身边。他为黄宗羲想办法,可不是让黄宗羲想这个办法的。

  两人虽然没有不欢而散,但是关系却也淡了不少。

  黄宗羲与张质一起出宫,目送张质离开,心中暗叹,也不知道这位首辅大人,将来是萧何,还是李善长。能不与能陛下善始善终。当然他也知道在北伐功成之前,陛下是缺不了张质。

  因为只有张质既在文官之中有威望,也能镇得住后面的武将,一旦有亲征的可能,张质就是镇守京师的最后人选。就好像是刘穆之之于刘裕。只是今后

  会怎么样的却不知道了。

  不过从今日,黄宗羲已经看到了皇帝与首辅之间的间隙。

  黄宗羲并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在宫门附近找了一处酒家,派人守住宫门,他在等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方以智。

  黄宗羲与方以智也算得上故友。他觉得,他与方以智之间有很多话要说。

  方以智并不知道黄宗羲正在宫门外面等着他。他此刻正抖擞精神,将一张地图开来,这一张地图有等人高,丈余长,两个士卒拉开。张轩靠前细细观看,正是松江地图。

  上面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最重要的是土地,每一乡每一村的土地都用各种标志,标记出来。

  这是张轩看过最详细的地图了。

  而这样的地图,有七副,而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