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定国的一月攻势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也不会向我们这个运输粮草辎重了,军中粮草,只够三个月之用。”

  李定国此言一出,下面的人无不有惶恐之色。

  凡是能被李定国叫到身前的人,都是不知道打过多少仗的老人,对军中情况最为了解不过了。军中物资从来是越多越好的,特别是张轩登基之后,他从来不限制前线将领冒险,但是张轩为前线准备物资的时候,从来是料敌从宽。

  不管中央财政多么紧张,但是在前方一般都感受不到。

  这样的情况,他们是第一次发现。更让他们拿不准的事情是,这样的事情,不是应该保密的,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岂不是让军中人心惶惶吗?

  李定国目光扫过所有将领,说道:“陛下其实给我密令,让我撤军。”

  “但是我不肯。”

  “吴三桂不过一反复小人,三姓家奴而已,此战让他耀武扬威,我朝威风扫地,我身为大夏方面大将,有何面目去见陛下。故而这一战我一定要打的。”

  “不就是只有三个月的粮草吗?”

  “我们当初跟着太祖皇帝与义父的时候,军中什么时候有过三月粮草,怎么好日子过惯了,就不会过苦日子了。”

  “而且打吴贼需要三个月吗?”

  “一个月。”

  李定国脸色严肃之极,说道:“一个月之内,我要站在泸州城上。”

  李定国之所以如此想要泸州一城,却是为了改善后勤环境。

  他在此地,粮食运输线乃是粮食从湖广凑集,然后从湘西到贵阳,从贵阳转运到前线,一路上车马劳顿,苦不堪言,消耗在道路上的粮食,比运上前线的粮食不少多少。

  而到了泸州就不一样了。

  泸州就在长江边上,一旦占据泸州,长江南岸,泸州与重庆之间,吴三桂是决计不敢待的。

  如此一来,粮食就能逆流而上,沿着长江走水路直到军中。

  这样一来,不知道要少多少耗费。这样一来,在前线就能支撑更久了,而且泸州本地也是

  可以养军的。

  这是李定国的经验了。

  在战争之中,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胜利来化解,如果不能解决的话,那就是胜得还不够多,赢的还不够狠。

  “这普宁所,我只预计三日之内,必定攻克,谁愿意为先锋。”李定国说道。

  “末将愿意。”一个将领大声说道。

  李定国转头一看,发现出列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展之子,杨景新。

  杨景新大起大落之后,一心为报父仇,在夏军数年,一千多日,从来没有一日松懈,要么操练士卒,要么研习兵法。说实话,李定国还是很看好他的,但是也为杨景新有一丝担心。

  杨景新放不下父仇,日日刻苦训练,虽然是一件好事,他这架势,当下级军官是足够了,但是如果不能放开胸怀的话,将来永远不能独挡一面。成为一员大将。

  不过,攻克普宁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