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北京之战九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是有一点政治觉悟的,都知道张轩对八旗,从来是不友好的。

  不管是揣摩上意也好。即便是军中有太多的河南人,而清军在河南杀戮太重,河南籍的军官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北京城的收尾战事,也持续了一天一夜。

  当曹宗瑜进入北京城的时候,富丽堂皇的紫禁城已经变成了一片飞灰。曹宗瑜虽然下令救援了,但是也仅仅是救下紫禁城外面边边角角的地方。

  不过,这个结果虽然不是最好,但也无伤大雅。

  大半个月攻克北京城。

  北京城一下,聚集在北京城下的士卒,就可以支援长城一线,而李定国麾下的骑兵,也都解放出来了。

  李定国有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燕云这一块地方,大夏算是拿稳了。

  这里拿稳之后。在北方有一个稳定的根基地了。可以说北伐到了这地步,在这里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曹宗瑜看着插着大夏旗帜的北京城。心中暗道:“打了大半年了,这一战总算是到了尾声。”曹宗瑜作为大夏核心层其中一员,对大夏的家底,还是很了解的。

  支撑这大半年的征战,后方其实支撑的很艰难。

  曹宗瑜估计,在北京攻陷之后。北方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北伐之战到此维持,可以修养生息的。

  北京城为夏军所攻陷的消息,就好像是插了翅膀一般,风传天下。

  南京方面得到的消息还算是晚了一些。

  张质听了这个消息,忍不住说道:“好,好,好。”随即猛地咳嗽起来。

  而今看张质的样子,几乎与之前判如两人。

  张质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是也不过五十岁上下,按理说是正当年的时候,但是而今却是头发花白,只有隐隐约约几根青丝而已。

  脸色淡黄,眼袋黝黑,一看就知道忙碌了多长时间。从皱纹也爬了上脸。

  如果说大夏这一段时间,谁的压力最大。必然是张质。

  很多事情都可以事先做预算,唯独打仗之事,很难做预算,打仗很多开支,都是预算外的,一旦真打起来,不管砸进去多少钱,只有两个字。不够。

  在作战的时候,张轩是万万不可寒了士卒之心,自然是压到后方,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撑前线。

  但是这样的事情,张轩不过一句话而已,但是在张质这边,却是无数事情。

  为了敛财,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如果张质是那种没有心肝脾胃的人,也就罢了。只要能满足张轩的要求,对百姓苛责一些,张轩即便知道了,也知道是权宜之计,不会说什么的。

  甚至从中间收刮一点,只要不误了大事,张轩也会睁一只闭一只眼,决计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弄出事情来。

  但是张质却不。

  他心中还是有信念的。

  所以,他宁可自己多费点心,多做些事情。也让百姓少负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