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四丈五尺,不仅仅是为抵挡兵灾,也是为挡洪水,一般洪水根本冲不破开封城。而开封城外可就不一样了。黄大人如果不信,可以请管河同知桑开桑大人过来一问便知。”

  “请桑大人来一趟。”高名衡声音低沉说道。

  “是。”一个仆役立即去找桑开。

  不多时桑开过来了,只见桑开脸色黝黑,一看就是穷苦出身,说道:“桑开见过巡抚大人。却不知道巡抚大人召桑开来,有何事?”

  黄澍立即将严云京所说的话,说给桑开听,说完之后,说道:“桑大人最善河工,却不知道严大人所言对也不对?”

  桑开沉吟一会儿,说道:“严大人所言,对也不对。”

  “天下可畏者,水火也。天下诸水,以黄河为最难治。万历年间潘公以束水攻沙之策,才算是让大河安分了一点。我一辈子所想的,是如何永绝河患,而不是如何决河堤,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冲城外,不冲开封城。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对。大河上下,皆是朝廷赤子,大人于心何忍?”桑开说道。

  高名衡脸色有几分惭愧,但是黄澍似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说道:“闯贼霍乱天下,尤胜水火,只要一战除却闯曹两贼,则大河上下皆能安堵,即便陛下,”黄澍说到崇祯皇帝,立即拱手向北,说道:“也定然赞同。其中得失,岂是你这个治水小吏,可以说的吗?你只需说此策能与不能。”

  桑开是举人出身,以河工见长,蹉跎半生,才来到这个位置上,与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相比,处于鄙视链底层,故而被训斥,也只能忍着,说道:“大河之上,春有桃汛,夏有伏汛,秋有秋汛,冬有凌汛。然以伏汛,秋汛为最大。如今桃汛刚过,河中水底,即便扒开大河,也没有多少河水。只有伏汛,或者秋汛才能达到大人说要的结果。”

  “但是伏汛,秋汛,势同水火,不可预估,一旦估计有错,则不仅仅城外百万之众,尽为鱼鳖,连开封城恐怕也要沉于河底了,此事万万不可行。乃是两败俱伤之策。”

  “还请高大人明鉴。”

  高名衡说道:“既然如此,此事当从长计议。你们都退下去吧。”

  “是。”三人都退了下去。

  决河之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只是这并是终结,不过是埋进了人心深处,时间一到,终究会开出花来的。

  双方的决河之策都被否定了,但是影响并没有终结。

  比如现在张轩就深受影响。

  现在小袁营要移营,将营地扎在高处。

  说起来似乎好笑,开封城北制高点,就在河堤之上,没有比河堤更高的地方了。如果扒了河堤,城北这一带,哪里都不安全。张轩与袁时中商议过后,将营寨向西移,西边总比东边高一些,所选的营地,也在一片高地之上,说起来是高地,其实也高不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