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而大顺朝廷各衙门都距离很近,要么是占据了原本各级地方府县衙门,要么就是在皇宫,也就是故襄王府之中办公。

  所以来的极快。

  李信一见情报,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说实在的,李信对张轩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对张轩的江南策,想了又想,他觉得张轩的江南策有一个好处,就是稳妥,太稳妥。只有占据江南,凭借长江,就是一个江南的格局。

  而西北固然是形胜之地,但是西北残破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已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了。而接受九边,固然能将得到大部分降兵,也要撑起九边塞防,他虽然看不起东虏,但也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东虏,现在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敌人了。

  先攻西北,席卷三边,下北京,传檄天下,固然好。但是未必比得过江南策稳当。

  故而这一段时间,李信一直在劝说李自成,与罗汝才抢攻江南,毕竟闯营占据上游,顺流之下,击败已经破胆的左良玉,江南搓手可得。

  李自成也有几分意动。

  但是此刻得到这个情报之后,李信知道,让李自成先攻江南的战略破产了。

  无他。

  陕西与襄京太近。

  出武关道,几乎直接到襄阳城下了。而且襄京以西郧阳还在官军的手中。

  不解决孙传庭的威胁,李自成根本不会大军下江南,否则江南还没有打下来,襄京先被打下来了,那样对李自成威信的打击太大了。做流寇的时候,放弃一些城池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如今称帝了,寻常府县得失也不足为虑,但是京师这样简简单单的落到官军手中,天下人如何看李自成。

  所以,当李信看到这一封情报的时候,就知道,先攻西北,席卷三边,下京师的战略已经是必然了。

  李自成等所有人都看过之后,说道:“诸位爱卿有何教朕?”

  李自成目光转到李信身上,虽然没有说什么,李信也知道想听听自己的意见

  ,李信与牛金星的权力争夺之中,一直是难分高下。牛金星得了丞相之位,总理庶务。

  可惜大顺朝廷的丞相,还比不过朝廷的首辅。

  李信也确定了自己军师的名义,成为李自成的谋主。两人依旧是分庭抗礼的局面。

  李信沉吟一会儿说道:“陛下,孙传庭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不过,他有两个缺点,一是太急了,不是孙传庭急,而是北京那一位急。其二,却是缺粮,最少比起我军,秦军缺粮。如果孙传庭镇守陕西不动,我军拿下陕西,需要仰攻诸多关隘,必然损失惨重,故而与孙传庭作战,最好的办法是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所谓一鼓做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当以庸卒为阵,让他赢上数场又如何?他赢得越多,就越要长驱直入,粮道困难,到时候只需派一员骁将击其粮道,闯王自领大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