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结硬寨,所部依次前进,每三十里,必有一座坚固的营寨。

  枣阳与大洪山不过一百多里,但是一百多里,张轩足足走了好几日。

  几乎在大洪山北侧建立一片堡垒群。

  姚启圣坐镇承天府,将后方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运上前线,这也显示出夏军最大的优势。

  湖广周围数府,被闯营经营数年,虽然不能是兵精粮足,但是还是有些底气的。

  前线所需的物资,根本不用千里迢迢的从后方转运过来,大多少都就地解决。

  而清军所需的物资,却要越过整个河南,从河北,直隶才能补充。

  这是清军最大的弱势。

  去年河南虽然大熟。但是河南本地势力,犹如牛毛一般。不管是袁时中,李自成,还是阿济格,在河南都有一种如入泥泽的感觉。

  几乎每一个小县,每一个庄子,都是一支独立的武装。如果大军压境,这些小势力,自然服帖。但是大军在前线,这些势力就没有那么听话了。

  固然有愿意为清廷所用的,但是清廷本身的名声也不好。更有人愿意在清军的后勤上捞上一笔。

  张轩虽然率领大军离开了大洪山,进入大洪山以北,桐柏山以南,大片平原地带。

  但是夏军全军的消息,依旧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张轩手中。

  他首先看到的就是,尚可喜退兵。

  尚可喜退兵,对张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尚可喜退兵之后,大队人马就要转移到枣阳方向了。

  到时候张轩所部在人数之上反而落于下风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张轩思量想去,立即命令杨承祖渡过汉水,重建樊城。

  重建樊城,是恢复襄阳城的双城结构。这一次是阿济格避实就虚,攻克枣阳。如果清军要死磕襄阳城的话,单单凭借一条汉水,恐怕挡不住清军。

  今后襄阳恐怕是南北交锋的要害所在。

  张轩自然想要加固了。

  至于这里,张轩觉得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北上的目的,不就是牵制住清军,不许清军东进。

  固然阿济格如果

  撇开张轩,大队人马突击随州,然后转向德安,几日之内,就能饮马长江。

  但是孤军深入之势太过明显了。只要在张轩在枣阳南侧一日,阿济格就是进入容易,出来不容易。

  不拔掉这一根钉子,阿济格不敢东进。

  只要拖住清军,凭借夏军在后勤上的优势,以拖待变。

  张轩总体战略从来没有改变过。

  数日的时光非常平静,平静到除却双方斥候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交战过。

  夏军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情,第一就是行军,第二就是建立营寨,第三就是转运物资。

  不过,这样情况仅仅是暂时休战而已。毕然长久不了。

  很快张轩就等到了他想等到的东西。

  “国公,清军从西边而来,顺着滚河而来。”罗岱来向张轩汇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