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觉得旅途劳累的话,就在夷陵休息一晚。”

  刘文秀说道:“都是行军打仗的人,这一点路有什么累的。”

  周辅臣说道:“既然如此,末将正好回西京述职,还请三太子跟我一起回京吧。”

  “如此也好。”刘文秀立即答应下来。

  其实刘文秀早来两日,或者说迟来两日,接待他的,就不是周辅臣了,而是地方官员了。周辅臣被升为伏波将军,总领湖广水师。其实名头提升了,但是手中的兵力并没有提升多少。

  郑家的水师毕竟是郑家的,在襄阳之战后,郑泰已经被调到崇明岛,守长江出海口了。而这一次,是周辅臣升官之后,第一次巡视,而夷陵正是他巡视的最西端。

  再往西就是三峡了。

  而今夏军的战略计划之中,还没有西征之心。

  刘文秀却在估算着夏军水师的实力。

  周辅臣的水师之中,各式船只都有,有刘文秀所熟悉的民船,张献忠历次征召的船只都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些海船,再有就是南京造船厂,与淮安造船厂新出的船只。

  南京造船厂就不提了,淮安造船厂,是罗玉龙与高杰交涉的结果。在罗汝才领兵西征的时候,罗玉龙也没有闲着,在理清各地的账目的同时,也做了军械上的准备。

  船只就是其中之一。

  以每年多拨款五万两,将淮安造船厂的管辖权纳入工部之下。

  毕竟淮安造船厂是整个大明最大的官造船厂,全盛的时候,每年生产几千艘船,而今虽然衰落,但是吃漕运这一碗饭,可以说运河上的船只都是出自这里。工匠什么保持的很好。

  罗玉龙从淮安造船厂调了不少工匠,进入南京龙江造船厂。于是乎,南京龙江造船厂的产能也大增长。

  不过,即便如此,造船也是有工期的。

  而今服役的船只并不多。大多在周辅臣,阮进,以及一些水师将领手中。

  刘文秀

  看着战船,心中很是艳羡的同时,上面明晃晃的刻着武兴元年某月某日,某工,某人监制。也就是说,这船是夏朝自己产的。不仅仅是这船。刘文秀得了周辅臣的允许,在船上行走,特别看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大炮。

  有佛郎机炮,有虎蹲炮,自然也有大炮,也就是红夷炮。刘文秀之所以称之为红夷炮,而不是红夷大炮,就是这炮,是依着红夷炮的样式,却在规格之上降低了一些,似乎是为了安放在船上。

  更让刘文秀关注的,却是大炮的铭文,有些大炮是明朝所产,上面自然写大明崇祯多少年,何处产,这些铭文。刘文秀看过太多了,根本不敢兴趣。不过样的数量并不多。

  更多的是刻着:“大夏武兴元年,某工造,某人监制。”与造船同出一格。还有一些用的是永昌年号。是曹营没有与闯营分裂之前所造。

  刘文秀对夏朝的评价,又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