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没有一定要置李自成于死地一样,如果不是罗汝才天不假寿,未必一定要用这样的手段处置了李自成。

  而今也是一样,毕竟当初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如果高一功投奔了张献忠。张献忠自然会压制高一功不与大夏为难。对这个结果,张轩也可以接受。

  大夏最近的传略是北守南攻,先平南明再说,至于其他方向与其他人战事,是能不打最好不打。

  不过,最后能不能达成这个结果,张轩一时间也没有把握。

  他立即以西京留守的名义起草命令,命令郧阳府,荆州府西边各县都严加戒备,有贼人从山中出来,急速汇报。

  随即清点江上各部水师。

  但是张轩发现这一段时间,夏军水师在长江之上处于空缺状态。

  原因无他,周辅臣所部在汉江水域,不在长江水域,而郑家的水师,已经大部分退出长江了,只有郑泰所部在长江口驻扎。

  剩下的水师哪怕是民船,都参加罗玉龙回南京的行列,这些船只有数百艘之多,毕竟十几万大军。

  所需的船只海量,整个长江几乎为之一空。武昌这边的水师自然是没有多少了。除却一些船只在岳阳以北,与明军对峙之外,几乎没有成建制的水师了。

  张轩决定抽调周辅臣一部,加强长江上的警戒。

  只是张轩这个决定,有一些太晚了一些,从武昌下令道襄阳,然后襄阳在传递给周辅臣。周辅臣再顺着汉江到长江。这其中用十日就算快的了。

  但是十日时间可以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远安县。

  远安县就是当初张轩跟着罗汝才突出大山之后,遇见的第一个县城。

  其实这里也是大夏实际控制的最西侧了,这个县有大夏一个营的驻军。也算是防御要点了。

  至于更西的县城都在山峦之间,遍布在大山之间一些山谷之中。很多县城并不是大明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成化年间流民之乱后,与郧阳府一起设立的,原因就是为了安抚

  滞留山中不出的流民。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县城的地理位置。

  对于这些县城,大夏根本鞭长莫及,最多是派几个书生去当县令,或者干脆从当地任命一两官员当县令,只求能安抚山民平安无事,至于赋税都不想要,因为大多数山民都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在这些地带,黄龙姚天动这些山寨头目,要比官府的权威都大。

  所以,高一功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就突兀的出现在远安县之外。

  远安小县,人口并不多,看上去不过后世稍稍大一点的小区,人口不过二三万人。即便是在这里驻扎的军队,也是老弱病残,是前明降兵,稍稍整顿一下安置在这里。

  面对高一功的大军,远安小县根本没有抵挡的架势,就被拿了下去。

  三千士卒战死数百之后,其他的都投降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