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应者如云_回到大明当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场桌椅准备了两千套,这才没有乱了手脚。”

  朱由检不由惊异道:“参考人数如此之多,看来宦官的识字率很高啊,内书堂功莫大焉。”

  明朝太监无疑是历朝历代中太监识字率最高的一个朝代,太祖朱元璋开国之际,曾立下碑文,上书“宦官不得干政”,然而后世我国大哲学家王境泽的“真香定律”还是在太祖身上应验了,太祖自己个儿首先违反了祖制,晚年用起太监来十分顺手。

  永乐时,这条“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更是形同摆设,皆因朱棣于靖难之役中,大肆收买金陵皇宫宦官,许诺靖难功成便大用宦官,后来朱棣果然成功夺位,他信守承诺,宦官们终于迎来了春天。

  宣德帝继位之后,更是首创内书堂、内书馆,始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

  内书堂开设之后,明朝宦官的有效识字率就成为了历朝历代之冠,达到了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这个比例比民间识字率高太多了,明朝民间识字率还没到百分之十呢。

  不过朱由检可是要立志建立工业国家的,百分之二十的识字率远远不够,他吩咐道:“王承恩,朕着你再办一件事,本次考试结束后,你便招揽人才,将内书堂规模扩大十倍,并新设女书堂。

  凡十八岁以下的太监、宫女,皆要到内书堂、女书堂学习三年,学习优异者可直入二十四衙门授予内官职务;

  年岁超过十八的太监、宫女,闲暇时间亦可到内书堂、女书堂旁听讲课,但不得打扰课堂纪律,自学成才者,可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公务员考试,男女不限。”

  王承恩道:“圣明无过陛下,只是陛下,内书堂若是扩大十倍,又新增女书堂,师资力量恐会有所不足吧。”

  朱由检不以为意道:“师资力量不够的话,可从民间科考落榜的举子、秀才中招募,朕又没有要求内书堂一定要教出大儒来,只需宦官、女官们识文断字会算数就行了。”

  王承恩道:“谨遵陛下旨意。”

  朱由检欲发动工业革命,把大明建设成全球首个工业国家,那么大幅提高明人的识字率就成了头等大事。

  但朱由检也知道,若他在外朝推行义务教育,肯定会面临极大的阻力,不过在内廷,自然是完全由他说了算。

  倘若内廷十万太监、两万宫女全都成为识文断字之人,内廷就完全可以跟文官集团分庭抗礼了,朱由检欲实行改革,心中底气亦会强烈几分。

  ……

  “当当当!”

  三声锣响之后,意味着大明内廷的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由此拉开了帷幕。

  考场外的1600多宦官,通过锦衣卫的贴身搜查后,这才鱼贯进入考场。

  然而所有考生才刚落座,考官宣布落闸封门之时,考场门口却起了一阵喧哗。

  “校尉大人,求求你行行好,就放小人进去吧,小人只是迟到了五个呼吸而已。小人谢谢您了,一辈子都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考场门口,张朝忠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哀求眼前的锦衣校尉放他通行,好参加这场对他来说无比重要的考试。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