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齐聚金矿_东北黑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H省最东北的边境线附近,有一个盛产黄金的小镇,这里以前曾经是中国比较著名的黄金产地,从清朝的时候这里就开始有人在这里刹金(即淘金),这里出产的黄金质量好,而且产量很大,据说在清朝末期,这里曾经将一块狗头大小的天然金块作为贡品送给慈熙太后,也就是所说的狗头金。一时间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期望能在这个地方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矛盾,越是暴利越是这样,为了能在这里生存下去,这里的人渐渐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组织,或者说是帮会,帮会之间为了抢夺地盘,之间经常发生惨烈的打斗,可以说每一个矿上的土地上都浸透着鲜血,而那时生活在矿上的人大多是些流氓地痞或者是逃亡的死囚之类的人物,再不就是双手空空的赤贫阶级的光棍,稍微能过的下去的人都不会冒着危险跑到这里来混饭吃,有这样的一群人在金矿上生活,这里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在这里力量就是代表着一切,渐渐的养成了金矿人特有的暴躁。凶悍。不畏死的性格。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所有的金矿都被划归国有,军队进驻到矿上,矿上的秩序才慢慢的稳定下来,不过这些年国家对这里的管制渐渐的放松了,也允许私人去开矿刹金,这里的环境又开始混乱起来,有的矿主之间开始摩擦不断,而且能在这里开矿的都不是善良之辈,大都有着黑道的背景,手下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一批人马,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矿区发生大规模的火并事件,而且很多矿区都是在人烟稀少的野外,一旦有人因为无法告人的原因死在外面,往淘过金的沙地里一埋,根本不能被发现,而且即使是警察知道了,也很少敢去那里调查,谁都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90年代初,曾经有一批广西来的人带着淘金的机器来到这里,人数少说也有上千人,在携带的机器里。被褥里都裹藏着枪支弹yao,他们和当地的炮子为了抢夺地盘,相互之间总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火并,双方都动用了枪对射,广西人甚至拿出了四零火箭筒参加了战斗!这件事情可以反映出金矿人的凶悍。最后双方都死伤了不少人,才达成了协议,双方划地为线,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内开采,相互不干涉,局势才稳定下来。

  当然他们争夺的都是些小矿区,产量并不是很高,大的金脉还是控制在国家手里,由国家统一开采,并且有军队保护,一般在道上混的炮子根本不敢去惹,只能在别的地方寻找金脉,寻找金脉是个技术活,以前有经验的人从山脉的走向。植物的分布规律和河流的趋势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那里有金子,不过现在掌握这门技术的人很少见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