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两百八十七节 上谷之战(1)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在千里之外的海岸线发生的事情。

  此刻,他正得意洋洋的带着自己的骑兵,踏过了汉匈边境的天堑造阳长城。

  望着这个燃烧的大地,亦石胸中骄傲无比。

  在过去数日,他的部队与汉军在此展开了激战,在付出了数千奴兵和上千名本部骑兵的生命后,亦石终于夺取了这个通向汉朝内陆的富饶世界的重要关卡。

  唯一可惜的是,汉朝人和楼烦人,什么也没有给他留下。

  战场上甚至找不到一具被遗落的尸体,长城内外的烽塞在汉军撤退前就已经被摧毁了。

  而山脚下的村庄里,所有水井都已经被石头堵死,匈奴人连取水,都要花费不少力气。

  好在汉朝人没有在井水中下毒,这让亦石和他的军队,勉强可以喝到水。

  但想吃东西,却不得不从后方运来。

  特别是食盐!

  亦石的军队,总共有将近三万骑兵和一万多奴兵。

  这么多人马,每天吃喝拉撒姑且不算,单单是吃掉的盐,就根本数不清楚!

  而很显然的一个道理就是假如马吃不到盐,就会没有力气,而人没有盐分,就会手脚松软。

  这是连牲畜都懂的道理!

  草原上的野马和山陵里的山羊,不也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成群结队,冒着危险进入一些含盐的地方,啃吃沙土来获得盐分供养?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匈奴的食盐产量很少很少……

  尤其是在幕南,除了少数几个天然的盐池外,他们能获得盐的地方很少。

  而这几个盐池,显然无法供给整个草原的需求。

  所以,汉匈贸易中,历来交易量排名前三的物资中,必然有食盐。

  但问题是,自从汉朝新皇帝上台后,从汉朝得到食盐的数额就逐年下降。

  这就迫使匈奴不得不从幕北甚至是西域三十六国运盐。

  然而,这样做是极不经济,而且代价高昂的笨办法。

  一石盐从幕北运到幕南,起码需要两个月,若是从西域运来,少说也是三四个月。

  哪怕是用奴隶运输,匈奴也吃不消。

  更何况,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用奴隶来运盐。

  一般来说,匈奴人从幕北或者西域运盐,都是用牲畜驼运或者靠着迁徙的部族带过来。

  然而即使如此,代价也非常高昂。

  草原上一石食盐的价格,早就已经超过了两匹母马或者母牛!

  亦石这次南侵,带走了部族和附庸部族了几乎全部存货,但,到现在为止,这些存货基本上消耗干净了。

  军队的食盐和牲畜的盐水供应都开始紧张。

  在过去,这对匈奴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打进长城,攻破汉军的城市,那么,军队立刻就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盐、食物、财富甚至是奴隶。

  但现在……

  匈奴的斥候骑兵,在向前搜索了五十里后,也未见人烟。

  汉朝人似乎在战争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撤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