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一十七节 分裂的匈奴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一天都走不了一百里。

  这对军臣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

  但呼衍当屠却是满腹的牢骚。

  他出列恭身说道:“大单于容禀:我军进军时,是顺河而下,居高临下,但现在撤离,却需要翻山越岭,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步行!”

  这也是燕蓟这一代的地理的特征了。

  在草原与汉室接壤的这一带,燕山山脉向北走,从造阳和什辟之间开始隆起,数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在这一地区,留下了起伏延绵的群山和丘陵,也留下了蜿蜒的河流。

  而在草原一侧,蒙古高原也开始隆起。

  当匈奴人从蒙古高原下来时,自然是居高临下,一路坦途,这很有利于他们的进军。

  但在撤退时,却是从低地向高地迁徙。

  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你只需要知道,渔阳塞这里,海拔高度约在一百到两百米左右,但锡林郭勒,海拔已经普遍达到了一千米。

  两者的落差,足足有超过八百米。

  而燕山山脉的隆起,造成的崎岖和艰难,又足以让人绝望!

  而这也是为什么,秦汉两代,甚至燕国,要将造襄防线,建立在此的缘故。

  可惜,匈奴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现在吃大亏了。

  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转移,这不仅仅会让人疲惫,更可能出现了多种意外。

  军臣现在只想带着自己的主力跑,哪里管呼衍当屠的这些理由?

  他冷哼一声,训斥道:“本单于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总之,两天之内,你必须让前锋和牲畜群,全部出塞!”

  此番匈奴入寇,军臣至少带来了一百万的牲畜。

  这些牲畜,虽然有一大半留在了草原上,但军臣还是带来了二三十万头进入汉境,以这些牲畜的奶水和骨肉来作为军粮。

  而随后,为了攻破汉军的防线,军臣又陆续调进来了十几万头牲畜。

  这些日子,这些牲畜病死或者被宰杀的数量,接近了五六万。

  剩下的这三十几万头,军臣自然不会也不可能留给汉军。

  但,如此庞大的牲畜群撤退,却比人撤退还要麻烦好几倍!

  因为人有智慧,听得懂命令,而牲畜可就不会管这些。

  也正是因为这些牲畜的拖累,军臣的军队的撤离速度才会这么慢。

  呼衍当屠闻言,低下头,他很清楚,军臣的命令,已经不可通融了。

  他更明白,假如自己做不到,那么,军臣就肯定会拿他的脑袋来祭旗,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遵命!”

  “派人去告诉左谷蠡王,让他务必给本单于打通道路……”军臣强调道:“本单于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必须打通道路!”

  在数日前,其实左谷蠡王狐鹿涉的军队,已经打通了渔阳郡和右北平之间的交通。

  但很可惜,在四天前,随着一支汉朝的骑兵加入战场,这条通道被关闭了。

  这也是现在匈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