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九十七节 立规矩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的人民。

  而甘棠的学生们和官员闻言,都是激动不已的拜道:“陛下圣恩,臣等唯万死以报之!”

  皇帝门徒,天子门生。

  哪怕只是个名誉性质,也是莫大的光荣,无上的荣誉!

  更何况,这又不是假的。

  甘棠学员里,特别出色的学员,是有可能被推荐到尚书令去当一年尚书的。

  而一年的历练过去,外放出去,起码是一县之令。

  最高的,甚至有人直接出任了某郡监察御史。

  作为甘棠山长,刘彻现在颇为满意。

  他在周亚夫和晁错两人的引领下,登上已经搭建好的高台。

  只是稍微看了看,刘彻就发现,在校场两侧,有着无数的熟悉身影。

  很显然,今天,在长安的列侯外戚,几乎全体出动来到了这里。

  微微耸肩,刘彻不以为意,然后他望着这校场。

  此时,在此有地方郡守、郡尉两千石二十余人,都邮、主薄、县令县尉三百余人,余者各衙官员两百余人。

  几乎可以说,大汉帝国官僚系统的精华,荟萃于此。

  是以,朝堂之中的九卿们,打破了脑袋,也想要来甘棠讲授。

  因为,这里就是日后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央。

  清了清嗓子,刘彻望着这些汉室的精英官僚,开口说道:“朕既为卿等之师,自当考校卿等的功课……”

  后世,有皇帝亲自讲经、听经,被视为文教盛世,明君的楷模。

  刘彻却以为不然。

  因为,无论是讲《春秋》还是讲《尚书》,归根结底的,讲的是历史,是过去。

  儒家还给它们做了一番打扮。

  使之沾染上了理想主义和道德的色彩。

  但这些,跟政务跟天下跟百姓有一毛钱关系?

  ********负心都是读书人。

  《春秋》学的再好,《尚书》读的再多,能增产增收?能多生孩子?

  所以,刘彻早就想要抢走别人之前,改变这个传统。

  于是,刘彻将视线在场内随便瞄了一眼,然后看到了跪坐在张汤身侧的一个中年官员身上。

  从他的服饰上看,此人应该只是一个四百石到六百石之间的小官,而且,年纪也有些大了,看上去起码有四十岁了!

  但是,既然他能坐在张汤身侧,那就说明,张汤也是看好,至少是欣赏他的。

  “在张卿右侧那位爱卿,请站起来……”刘彻朗声点名。

  …………………………………………

  当全场的目光都云集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朱买臣还是有些手足无措的。

  他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天子殷切的期望的眼神,以及周遭同僚们羡慕嫉妒恨一般的神色,都让他知道,天子确实是在点他的名。

  这让朱买臣真是受宠若惊!

  在六年前,他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悲剧!

  他的发妻,要求与他合离。

  原因很简单他既穷,还喜欢显摆自己是个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