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九节 温言在口(4)【第一更】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羽翼,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

  手下的得力干将,基本都是当年在先帝潜邸时培养起来的。

  所以,每每想要推动一个政策时,都是举步维艰。甚至孤立无援。

  也就只有跟廷尉赵禹结盟后,他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但,那还远远不够!

  这个时候,天子一道甘棠诏,让晁错看到了希望。

  既然四百石以上官员升迁任免,都要到甘棠里走一趟。

  且中央甘棠铁定会成为千石以上官员必经之路,尤其是那些实职的郡守、郡尉。

  这样,假如他是中央甘棠令的话,那么,他就能通过甘棠,跟这些人建立联系,能知道他们的喜好与诉求,更重要的是,能培育和扶持起倾向法家思想的官员。

  虽然,天子的甘棠诏,只说官员升迁任免,要来甘棠学习,没有也不可能给甘棠任免和派遣官员的能力。

  但,身为御史大夫,晁错能用的盘外招数太多了。

  选择性的过滤掉一些不符合其喜好的官员,不要太简单了。

  毫不夸张的说,谁是未来的甘棠令,谁就掌握了未来政治斗争的大杀器。

  晁错岂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周亚夫同样也不会。

  “父亲,那个甘棠令真的如此重要?”等晁错走开,周韬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要知道,虽然有史以来,御史大夫跟丞相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最起码,表面上还是要维系将相和的局面。像今天这样,御史大夫大摇大摆的来找丞相摊牌,这在过去,极为罕见,即便将来也未必能出现多少次。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周亚夫淡淡的说出这句先下已经广为人知,耳熟能详的名言,然后反问道:“官之大事是什么呢?”

  “迁与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了!”周亚夫意味深长的道:“当初北平文候行以考计科最,其威权甚至一度与君权平行,甚至有官吏贵族,不惧天子责罚,就怕为丞相惩戒!”

  “且治政之道,首在得人,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是甘棠令,谁就得道多助!”

  周韬听完,脸上的神色也严肃起来。

  他终于明白,为何天子如此重视这甘棠令,不惜将之耍赖皮的跟加恩令捆绑在一起,要强行推动了。

  这是在列侯们的身上挖肉来补益中央啊!

  在过去,地方基层官员的升迁任免,几乎全决于郡守郡尉之手。

  长安九卿和丞相府根本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将地方上的县一级行政单位的主官、副官的人品、才干查清楚,就更别说乡亭里了。

  所以干脆就只看每年上计的成绩。

  但汉室郡县如此多,而每年能褒奖的基层官员却是有限的。

  于是,地方上的基层官员,常常都是由当地郡守、郡尉自行提拔和任用。朝廷只要事后追认就行了。

  汉兴六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