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四节 枭雄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匈奴人,要给大匈奴尽忠的笨蛋。

  对于这些家伙,大鸿胪的官员,只是冷笑了几声,然后,就不再搭理他们了。

  然后,第二天,这些家伙就纷纷出了‘意外’。

  有人不慎落入井中,也有人忽然觉得‘生无可恋’,更有人‘突发暴病’。

  匈奴使团中的其他人又不是傻子,立刻就看出来了。这是汉朝在封口,为的就是防止前两天在觐见汉朝皇帝时,右谷蠡王与汉朝皇帝的对话传出去。

  于是,整个使团立刻就分裂了。

  有死忠军臣的人,甚至开始准备起了秘密逃回匈奴。

  可惜,他们连公车署都出不了。

  丞相周亚夫亲自给五官中郎将下了命令,公车署,日夜都有上千名军人在警戒和‘保护’。

  连一只蚊子都休想进出。

  但汉室也只能帮伊稚斜到这一步了。

  剩下的事情,就得伊稚斜自己去办了。

  他必须从剩下的使团成员中分辨出,那些是军臣的死忠,那些是忠于他的人,那些又是能控制住和收买的。

  毕竟,一个使团,出现十几人甚至二三十人叛逃,主要成员还是过去的汉人。

  此事,传回匈奴,王庭可能不会多心。

  但要是一个使团,有大半,甚至可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匈奴成员,忽然间就‘归义’了。

  这岂不是掩耳盗铃,等于堂而皇之的告诉军臣这里面有鬼吗?

  所以,刘彻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帮伊稚斜清理或者‘留下’几个可能泄密的刺头。

  前些时日策反使团中的降臣,就是为了给‘留下’这些刺头铺路。

  近年以来,纯正的匈奴贵族,归义中国的例子不是没有。

  但这些例子,基本都有一个前置条件即有汉朝降臣带路、怂恿和鼓动。

  譬如太宗时弓高候韩颓当与襄城候韩婴,率领其父韩信的大部分部众,在汉匈战争后反正归义,就有大批与他们关系亲密的匈奴贵族甚至部族首领一同归义。

  还有河南战役后,陈烯的几个旧部,率众归义,同样也带来大批的羌人前来投靠。

  而在历史上,卢它之的反正,甚至引发了匈奴幕南部族的连锁反应。

  除了卢它之外,还有四位匈奴部族首领,率领所有部众归义中国。

  所以,按照这些惯例,假如有汉朝降臣反叛,出现几个匈奴朋友跟着一起驻留汉朝,这并不奇怪。

  顶多就是引发单于庭对其国内的其他汉朝降臣的打压和审核而已。

  但即使如此,也最多能帮伊稚斜搞定使团里那些少数的刺头。

  其他人就得看伊稚斜自己的了。

  忽悠也好,鼓动也罢,收买也行。

  反正他得搞定其他大部分的使团成员。

  要是他连这样一个小小的使团也搞不定,那他回到匈奴也就活该被军臣弄死。

  刘彻也就只好当看了一场好戏了。

  然而,事实证明,伊稚斜还是很厉害的。

  只用了几天,大鸿胪就报告,伊稚斜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使团内部。

  最起码,将大部分的使团成员,都绑到了他的战车上。

  至于办法?

  其实简单的很。

  伊稚斜将使团的副使,同时也是军臣的心腹,名为兰普之的贵族以及其他几个军臣的铁杆贵族抓起来,然后,让其他使团成员一人上去割一块肉下来。

  割了的,就是自己人,不割的,就去死。

  刘彻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笑了起来,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发展。(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