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真正的目的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日,虽说赵主父嘴上没有松口,但纵使是蒙仲亦看得出他心中已经动摇了,尤其是田章表示他将退守济水的时候。

  退守济水,说实话这是齐国现如今唯一的退路,毕竟大河天险已丧失,齐国就只有通过济水来抵挡赵、燕两国的军队。

  但田章故意用一种仿佛破罐破摔的语气说出,这反而让赵主父有点投鼠忌器。

  赵主父在顾虑什么呢?

  他无非就是在顾虑,当齐国在一口气失去了济水以北所有土地的情况下,它是否还能作为秦国的第一假想敌。

  田章说得没错,秦赵两国的关系,跟赵宋两国的关系是不同的。

  宋国地处中原腹地,三面环敌,国内并无什么著名的将领,各方面国力也不强,国土纵深也不强,因此在近几十年的中原格局下,宋国并不具备称霸的资格,充其量就是像当年辅佐晋国称霸时的宋国那样,辅助某个大国成为当今的霸主,借此逐步使国家强大——而赵国,正是宋王偃所选择的协助对象。

  赵主父一直口口声声说信任宋国,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宋国与赵国在“称霸中原”这件事上并无冲突。

  但秦国不同,秦国自商鞅变法、张仪任相之后,国力突飞猛进,它是完完全全具备称霸中原的资格的,这就意味着它与赵国的最根本矛盾其实难以调和——一旦齐国覆亡,秦、赵两国必然反目。

  然而正像田章所说的,赵国目前还未做到与秦国争雄的准备,因为赵国有许多近几十年来刚刚打下的国土尚未稳固,比如去年攻覆的中山,再比如前些年攻下的河套地区,若是彻底消化掉这些新扩张的国土,赵国完全具备与秦国争雄的资格。

  但现在不行,倘若现如今秦、赵两国出现争端,河套地区首先就保不住——即上郡、榆中那一块。

  河套地区,是赵主父现如今最重要的牧马地之一,一旦此地被秦国所夺取,赵国的战马产粮必将大打折扣。

  继而,秦国在攻陷河套之后,便能进一步威胁赵国的「晋阳(太原郡)」。

  晋阳是赵国发家的地方,当年三家分晋前,赵国的前身赵氏一族,正是在晋阳抵御「智氏」的进攻,若非智伯瑶决定掘开晋水淹没晋阳,此举引起了韩康子与魏桓子二人的警惕——当时韩氏的封邑「平阳(临汾)」,与魏氏的封邑「安邑」,城旁皆各有一条河流——以至于最后魏、韩两家倒戈,联合赵氏,三家一起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智氏」,从而才有了后来魏、韩、赵三家分晋一事。

  后来,赵国虽迁都邯郸,但晋阳仍然是赵国的重中之重,比如说在赵主父心中的规划,他就有意在十年后左右,将蒙仲派往晋阳,让他督慑上郡、雁门、晋阳三地,将当地建设对秦赵战场的前线,为日后秦赵争霸做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